十万年后的地球:既然改变注定要来

知之为易,行之为难,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 寇特·史塔格

[美] 寇特·史塔格 著 / 王家轩 译 / 十万年后的地球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博物文库·生态与文明系列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失心疯似地入坑“养鱼”。冷水的青鳉、白云金丝,好活皮实的孔雀鱼都曾养过,虾螺类的有养过苹果螺、黑壳虾、樱花虾虾等。跟所有的新手一样,入坑之初免不了要缴“团灭”的学费。别人轻易就可以爆缸的孔雀鱼和黑壳虾,到了我手上总是再劫难逃的结局。

起初我只有一个35的小草缸,孔雀鱼买回来就必需要白云金丝混养。草缸的水质一般偏酸,而鱼市里买回来的孔雀鱼多半是在裸缸偏碱的水质里长大的。买过好几次孔雀鱼,无一例外的结局是,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面,它们纷纷出现了烧尾烂鳞的问题,纷纷沉底成了虾螺的大餐。

现在缸里仅存的三条孔雀鱼,其实那些早已经仙逝的某尾孔雀鱼的“草缸二代”。那位已经烧尾烂鳞的伟大母亲,在“鱼生”艰难时刻将它们生在了草缸里面,却不曾想它们适应了草缸偏酸的水质,居然奇迹般地活下了并且茁壮成长至已绚丽发声的状态了。这令我联到想“适者生存”四个字,生存环境的剧变淘汰了一些,总有一些基因变异的“适应者”撑了过来。

读完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地质学博士寇特·史塔格的《十万年后的地球》,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这件小事所蕴含的某些哲思。在生死存亡的残酷自然法而面前,仍然有一线随机应变的希望之光。这是一本探讨温室气体和全球变暖这件变化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么的冲击的作品,但更有价值的部分是其中的思辨性,以一分为二的方式来探讨这些巨大冲击有可能的利弊。

大量的碳排放导致温室气体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在寇特·史塔格看来也并非一无是处。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对于地球孜孜不倦的改造,全球气候变暖极有可能推迟了下一次冰期的“如期而至”。寇特·史塔格对此列举了大量的地质学、气候学的研究成果,来论证在气候变暖和漫长冰期这两害相较之中,取其轻者会不会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同时,他也找到了地球曾经经历过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阶段,来认证温和渐进式的改变也许不会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如何让碳排放变得温和仍旧是一个有待各方重视的难题。

为了唤醒民众的高度重视,媒体会在传播中有选择性地挑中其中最为“刺激”“耸动”的那部分内容。所以,我跟很多读者一样,对于温室气体、碳排放、气候变化等概念总是怀着“人类作死”的心态。然而就像寇特·史塔格在书的《尾声》中所说的那样: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我所有的研究,我想我会说:“大家用不着害怕,也不需要绝望。”气候变化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问题,但它不会把我们全杀光。

其实这个问题,他在书的前面几个章节也有探讨过。地球有七十亿人口,有丰富复杂的基因样本,在历史上诸多瘟疫传播的大事件之中,总有一些基因变异的人获得了生的希望。地球局部区域所承载着的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大概也有类似的作用吧,尤其是那些生物多样性垂直分布的高海拔山区,物种以攀上爬下的方式解决长途迁徒的困难,或者可能帮助它们逃过气候巨变的冲击。

当然,这已经是最“万不得已”的最后一步了。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某个人的肩头便是一座山。在生死存亡此等大事面前,似乎也不能以过于轻描淡写的心态来面对。对于生物质能源的依赖,最近经历了拉闸限电、汽油涨价之后的我们应该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减碳应对气候变化同样如此,明明知道是“饮鸠止渴”式的作死,但却没有办法收手,尤其是在七十亿人口无法统一认知、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彼此内卷的状态之中。

碳达峰、碳中和、碳排量,最近热门的一堆概念之 中,其实是人类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上。水电、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资源等等,人类其实一直没有停下过探索的脚步,但实际取的效果和作用来看还是极为有限的。不过,在这本书中寇特·史塔格介绍这方面探索的一些前沿信息,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希望之光。

植物、藻类与细菌在过去亿万年里都在把水分解成氧和氢,而它们的能量来源是阳光。其中的分子运作奥秘以及模拟这个过程的纳米技术已经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与分子工程学破解了……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一种可以媲美甚至超过自然光合作用的太阳能水分解综合技术是指日可待的,到时候我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绿色——或者应该说蓝色——燃料。氢气来源是水,燃烧后的主要产物也是水。

水如果能够作为清洁能源循环使,那我们便不再需要如今就已经显得极为珍贵的碳了。寇特·史塔格建议如今的人类应该将这些珍贵的碳保留下来,留给亿万年后的子子孙孙们。有了这么一大批安全、固态、容易取得的化石碳,未来人类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利用它们,不是拿来做燃料,而是当作一种便宜实惠的气候调节工具,毕竟漫长的冰河周期还在遥遥的未来等着人类。

就某个个体,我们常常安于现状害怕改变,却又常常感受到受困于此期待变化。其实,整个人类社会大概也是如此吧。这是一种近乎天生的本能,但人类的发展总是那些对改变作出积极应对的人推动着往前走。当然,这其中注定会有一些试错的成本,对于个体而言过于残忍,但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而言,这又却是不可回避的。

既然改变注定要来,如果我们还有能力的话,应该采取更为审慎积极的策略,将它变化的幅度控制在温和渐进范围之内。就像新买回来的鱼虾入缸之前,一定要有“过水过温”的环节一样。这一等就好几小时的“慢动作”,可以让鱼虾有一个相对缓慢的适应期。我们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生存法则,与这个小小的鱼缸大抵也是相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