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帝国:文明的“黑历史”不该被忘记

[美] 巴托·J·埃尔莫尔 著 / 黄泽萱 译 / 种子帝国 / 孟山都的过去与人类粮食的未来 /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 雅理

文图 / 左叔

如果你不想记住化学农药的复杂名称,不想了解农耕种业的发展历程,但又对“将饭碗牢牢捧在自己的手里”这件事情有所挂心的话,我准备简短地概括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有可能会剥夺你自己去阅读这本书的快乐,但如果跟我一样预见自己在看完之本书之后,会陷落在悠长的思考、莫名的苦闷之中,提前“剧透”一下,可能也是一件好事。

这本书所要讲述的故事,大概在一战前后,当时的世界还处在“化学经济”时代,化学领域研究和发现,推动经济突飞猛进,带来了人口高速增长,也带来了此后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家叫“孟山都”的化学公司,在群雄逐鹿的竞争中慢慢成为行业的龙头。它从焦煤的残渣、地下的磷矿中掘到了“黄金”,生产出便捷清除杂草、减少人工成本的农药,也确实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跃升。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成为一颗深埋的“定时炸弹”。

“草莽蛮荒”的发展,果然是“总有相似”的“必经过程”。一系列农药的毒害,并不仅仅影响在粮食领域,也借由战争的因素,撒落在东南亚的阔林雨林之中。大量使用的落叶剂,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逆”的破坏,也给当地民众带来生存危机。这段“黑历史”,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之中,不应该必抹去。

战争结束,化工产业的毒害并没因此终止。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使得杂草和害虫加速了进化,形成了耐药性,唯一的出路是“加大剂量、提升毒性”。大剂量和强毒性,对于作物来说同样也具有毁灭性。这就倒逼着化学工业开始“创新”,走上了人工干预农作物基因的道路。此番变化,有我们更为熟悉的一个专有名词叫:转基因农作物。

原理听起来很简单,就是在农药残留大量污染的环境里,找到那些加速进化顽强生存下来的植物,再将这些植物的抗药性基因编码,截取拼接进农作物的基因里面。随着被基因改造过的种子被广泛种植,更来了更多的新问题。一方面,不采用基因技术的原生作物,难逃毒物的伤害而渐渐地退出市场;另一方面是杂草和害虫,在大剂量、强毒性的环境里进一步加速进化。

这场人类与植物,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攻防竞赛”带来的“蝴蝶效应”,是越来越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不断被卷入“转基因种子系统”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因为技术壁垒,对海外转基因种子的过度依赖,一旦出现断供的情况,粮食安全问题就会浮出水面。此类隐忧,叫人如何睡得安稳。

人类文明的悲哀,是无法摆脱“先乱后治”的怪圈,总是在用新的问题去解决旧的问题。一段一段的“黑历史”里面,有逐利、有短视、亦有无知无畏的茫然。落笔在疫情期间的这本书所提及的这一段历史,不知道后人会如何来看待。我们坦然将问题交给了未来,然而答案可能就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