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梦集:与自己的对话

[萄]费尔南多·佩索阿 著 / 张维民 译 / 忧梦集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文图 / 左叔

提到这本书的另一个中文译作版本叫《惶然录》,可能就会相对熟悉一些。提到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总免不了会想起他触及心灵深邃的字句。诗人的散文集,更像是一个札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与着自己的对话。

如此的文字,如果不能与作者共情、同鸣的话,其实是蛮走进去的。这也是我本年度花费时间最长的一次阅读。因为每读几行,便迷失在他思绪的迷宫之中。曲曲折折、迂迂回回,在其中可以看到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穿行的影子,用以谋生糊口的技能,那些世俗的拉扯。然而,这些与我们现实生活贴近的部分并不会着墨太多,笔锋一转便是对自己心思的琢磨,仿佛那是件稀世珍宝,或者结构缜密的巧件,一笔一笔、一刀一刀地慢慢刻画着。

在难以进入的艰涩之中,必定有文化差异、知识体系的壁垒和结界。细想想,即便是同文同种的作者,朝夕相处的家人,在同频共振这件事情上,其实也未必能够走至穷尽。而那些让我们心有戚戚的作品,往往并不是满篇都是直通心意的,而是有那些稍纵即逝的凌凌微光,需要沉淀下心思,用妙手去捕捉。

在《忧梦集》里,我有一种行走在迷宫,无法看见全貌的不安感,但又会在每个迂回曲折之处,看得见自己。那些穿行幽暗岁月,直面每个人都难以排解的孤独感时,如呓语般的只言片语。少年时,似乎也有类似的经验,为“不被理解”“无法认同”“未曾看见”而奋力一搏。等于走过人生荒芜的山丘,才发现自己活成了大多数,而大多数亦曾如此地活过。殊途同归的路上,每一个曾经的热烈,才是为人一生享受枯荣过程的最为值得珍存的部分。

对于这本书,我无法说出推荐你去阅读的话。我猜想,你或许也会跟我一样,面对无法进入的不安感,也会在每一次抽身出来的时候,觉得不应该放弃,还要继续读下去。这……多像我们破败褴褛,又弊帚自珍的一生啊。无限的厌倦,又无法舍弃。一路往前,直至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