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来了”这句话说起

从“来都来了”这句话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 村上春树 《1Q84》

文 / 左叔

在网络上看到,有人专门搜集了中国人常拿出来劝人的四句话:“来都来了”“大过年的”“孩子还小”“人都死了”。看完之后,笑了很久,不仅仅是因为被戳中了笑点,也是因为被这四句话戳中了人性的弱点。

就拿“来都来了”来举例,这句话之所以会劝得下去,劝完会管用,还是抓住了人在“沉没成本”前面的博弈心态。毕竟,已经花下去时间精力、路费盘缠走到今天的这一步田地,如此就此放弃,此前的种种努力必定是要付之东流的,只能硬着头皮,将错就错地走下去,或许还有“扳回一城”的机会。

当然,就我的个体体验来说,这“扳回一城”的机率真得非常渺茫。越是在“开头”就让你心生疑窦的事情,多半不必“见底”就能远远地瞄见那不太像样子的结局。

如果这件事情,光是你一个人利益相关倒还是好了,自己认个栽就可以收场,若是牵涉到一众人的利益,“来都来了”这一套“劝辞”对我而言是失效的。站在“来都来了”这句话面前,我常常是一意孤行地舍弃掉“沉没成本”,会选择退回到起头,另起炉灶,重头再来。

我觉得村上先生说得也没有错,很多时候选择无关对错是否,也不是必然成功的要件,成功的很大一半的因素在于如何执行,如何操作,而选择只是一个起点,是“来都来了”的那个“来”字。

可是一件事情在“来”这个问题上,有很多种不同的形态,这个来可以是说来不来的来,也可以是姗姗来迟的来,更可能是来来往往的来,这些个“来”里面,通通应付一遍所投入进去的精力就是我们巨大的“沉没成本”。以我这样焦虑的个性,我是要评估其中的折损率的。

努力是成就一件事情的要件,但不是解决所有的问题的要件。有些问题,不是靠努力就能解决的,往往是越是努力,那个结就打得越紧,解都解不开。反倒是有机会放一放,容它自己在那一边“省一省”,慢慢有所松动之后,才能下手的缝隙和机会。

我觉得村上先生的这句话里面,如何把“努力奋斗”从“拼尽全力”这层意思里释放出去,多一些“革新修正”的含义,我是愿意把这句话当作我人生的信条之一的。就像“来都来了”这句“劝辞”,如果允许我随时保持着“走都走了”的自由,我也是愿意停下来听一听、想一想,再去作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