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阅读推广志愿者左叔,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分享一些关于阅读的话题。
咱们今天的主题是“七夕”,是跟“爱情”相关的,其实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太适合讲这么“纯粹”的东西了。虽然我们都在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是很少有少年是拥有“秃然”的自我的。
今天参与活动的,很多都是年轻的朋友哦,大家都单身吗?还是在稳定交往当中?还是已经有婚已育了?能举手示意我一下吗?大家还记得自己看过的第一本关于爱情的书是什么吗?郭敬明?七堇年?九夜茴?张爱玲?亦舒?席绢?没关系,承认吧,谁没有年轻过呢?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是看爱情小说在前,人生历练爱情在后,对吧?!有没有“懂事”比较早的朋友?是人生历练爱情在前,看书了解爱情在后的?举手示意我一下好不好?
是的,我们很多的人生经验都是“二手”的在前,“一手”的在后。我们在还没有看过大海之前,从书本上、影视作品里面见过大海,我们以为的大海都是天蓝活阔、碧浪金沙、椰风、草裙、木吉他……
等到自己真地站在海边的时候,意识到不是那么回事,海和海也有很多不同,最先扑面而来的影像和文字不能表达的咸腥的海味,然后是晒到融化的大太阳和炙热的温度,可能你去的一个地方风景比较美丽,但消费宰客的小刀子也比锋利,镜头之外的当地民众的生活可能会比较辛苦,环保生态破坏的程度也会让你觉得触目惊心。
经历过“一手”的经验之后,现在再问你“大海”,你心中可能就会有万万千千个答案,这个万万千千个答案,既有不同地域、不同纬度的海它们写实地的特征,还有你与这些海面对的时所亲历的感受和体验。爱情应该也是有一样吧,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化的表达里面,把心碎都很展现得好唯美,现实可能是灰头土脸的。
其实,可能有些爱情故事,我们比这些更早就读过了,在我们进入青春期,想要知道爱情的滋味之前就读过了。比如,我们小时候常常读到这样的故事结尾,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成人之后,我一般不再建议大家再去读童话,因为成人的视角以及我们的一颗已然世故的心,是很容易从童话里看到它藏得比较深的、现实残酷的那一面的。
小时候看,是王子好英勇啊,公主好漂亮啊;长大了再看,门当户对嘛,以貌“娶”人嘛。故事的结尾戛然而止,小时候总是追问妈妈,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的生活,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妈妈就给你一个意味深长的回答,孩子啊,不早啦,该睡觉了啦。
站在爱情之外,或者处在热恋之中,我们对这个“然后”有很多期待,可是你一旦处在这个“然后”之中 ,内心就有了万语千言,就跟你站在海边的“一手”经验是一模一样。
今天我要推荐的两本书,都是站在“海边”的书。一本比较“浅”的海,比较明媚的海,是一本漫画绘本,来自 郊县天王老田 绘著的《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另一本是比较“深”的海,比较晦暗的海,日本作家 角田光代 的长篇小说《坡道上的家》。
恋爱只是短暂的同行,婚姻或许才是那个长久的陪伴。此中消磨的,不是仅仅是我们的耐心,还有我们当年想要出发的那个初衷。我们期待那个“然后”,却也在“然后”之中,积累更多的人生亲历的经验。我们读懂这些的意义和目的在哪里呢?我觉得有可能会帮助们治好“恐婚”这件事情。
我身边越来越的年轻朋友愿意“单着”,不觉得恋爱或者婚姻是人生的“要件”,我也挺欣赏的这样的态度的,我觉得这件事情,自己想明白就好了,别人的眼光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只是被别人的故事吓着了,被影视化的表演恶心着了,然后自己试也没有试过,就觉得不好,就觉得不想要,我觉得这个还是有点被“误导”了。
的确的确,最近一些热搜的话题,是挺让人对恋爱婚姻“绝望”的,比如杭州杀妻案,比如顾佳手撕林有有等等。杭州“杀妻案”,发生之后,微博上有一个话题叫“别再拿杀妻案来恐吓女性”,我也参与了这个话题的讨论,当时可能是因为我表述里面有一些不太明确的地方,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我是这样说:
- 看这样的社会新闻,我们是极容易产生“代入感”的。“杀妻案”之后,我觉得女性有“后怕”或者“恐婚”心理都是很正常的反应。这也是我们在万千年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保护机制”,避免我们摔进别人摔过的坑,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
- 仔细推敲一下,放在巨大的社会样本数之中,这起案件只能算是特殊的个例。我们身边有太多相濡以沫,白首到老的真实例子,远比我们看到这些个例要多。促成悲剧的原因有很多,希望随着案情的进一步明朗,能够将一些细节公之于众。我也期待能够有心理学、犯罪学方面的专家可能进行剖析,帮助我们厘清其中的动机和机制,帮我们破除一些谜思。
- 亲密关系之中的相处,比较容易产生“爱之深,恨之切”式的悲剧。当全心付出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平衡出现落差的时候,就会有一些矛盾与摩擦。如水经年的小摩擦、小矛盾不断地累积,在应激事件的触发下形成悲剧。沟通和交流还是关键。
- 无论男女,明知爱情婚姻有风险,依然怀抱期待,愿意携手前往,这大概才是真爱吧。
无论从书本中了解爱情,还是从别人的故事里读懂爱情,都只是纸上谈兵,都只是“二手”经验,只是有“一手”亲历了,你才知道那些书本上的海,到底是片怎样的海,书上描绘的那种蓝,到底是种什么样的蓝。
最后,期待各位读者,在书本中读到那片众所周知的“蔚蓝”,也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之中看到这片真实独有的“蔚蓝”。
我是阅读推广志愿者左叔,相信有书的地方,我们还会再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