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致敬每个时代诗意的沉默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 唐 / 王昌龄 《送柴侍御》

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
[美] 切特·雷莫 著 / 高爽 译 / 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未读 / 试读

文图 / 左叔

这本书的作者切特·雷莫说,我以崇敬、敬畏、感恩、赞美的态度关注着这个无限神秘的世界。这大概也是最近一个阶段我的心境。

从开始的震惊、焦虑,到后来的失望、烦躁,我和很多人一样经历了情绪的起伏,也开始渐渐明白,“时代的微尘”与“个人的山峦”的份量,很容易让一个人深陷沉默。

沉默,有许多种。有些是出自于恐惧,有些是出自于无力,而属于切特·雷莫的沉默却是源自内心里万千波澜。

对于曾经有过相似体验的我来说,在领略天宇辽阔之后的沉默是词穷,而切特·莫雷的沉默却是有声的。这有声的力量源自散落在书页间,那些信手拈来的诗意。

深不可测、枯燥无味是一般人对于天文学的印象,即便走在科普趣味性这条路上,也会要借星座玄学、历史典故等更为世俗的内容来撑场,而《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却是另一番滋味的,它借助的是诗歌的力量。

“宇宙在物理层面的寂静,对应着道德上的沉默,这沉默让我面对恒星,面对默不作声旋转着的笨重星系”。切特·雷莫抛弃掉了许多复杂的专业名词,以诗歌化的语境来讲恢宏的天宇里日复一日旋转着的绚烂星河。

这一切,在我看来总有一些相通的规律。比如,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像是一个容器,小心翼翼地收集着天宇星系、时代洪流等外部因素给予的沉默。沉默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寻找另外一些路径展露心迹,比如隐喻。

“只有胆大妄为的人,才会使用隐喻。使用隐喻,就像高空走钢丝,就像发射炮弹,就像在没有安全网的情况下凭空翻跟头。”在我看来,隐喻是一种特殊的频率,像小说写作者用情节层层包裹起来的创作“原核”,它永远只留给另一些频率相同且听得懂的“沉默者”。

面对辽阔无垠的宇宙,无数维度的空间,碳基生命渺小脆弱、不堪一击。可是,“碳原子,是我们已知最稳固的物质。每个碳原子一旦存在就会一直存在”。所以,对于最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生不息而言,每个具体而微的碳基生命都是“功成不必在我”的传递者。

我在这本书里领略到了诗意,也看到了沉默的力量。就像切特·雷莫说那样。“这就是隐喻。美丽是脆弱的吗?生命是短暂的吗?根本不是。恰恰相反,它坚强,它不可磨灭,它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