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虽好,说好不易

文图 / 左叔

前一段时间,跟一些年轻朋友交流歌词创作的经验。他们被行业里的创作任务倒逼着,几乎都是处在“有生活感受”,但没有办法“内化”,并且能够“找到恰当的表达”的那一类创作者。有一些不成稿的作品,当然成稿的作品也略显平淡了一些。

我在那个场合提到了《奇葩说》第五季当中的一位叫着傅首尔的选手。我想借着傅首尔这一季的表现,想强调歌词创作过程中提炼“金句”的重要性。经过一番阐释之后,参加交流的人给予我的反应多半是:道理其实都是懂的,但就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面对他们的问题,我是没有办法当场给出答案的,但这个问题却一直萦绕在我心里。就在那档并不怎么“严肃”辩论节目《奇葩说》当中,其实每位选手都知道“金句”的价值和意义,拥有强烈的记忆点以及具备左右投票的煽动性,但并不是所有选手最终都成了傅首尔,将“金句”说得那么得如鱼得水。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绝窍是她掌握了,而我们所有不具备这个能力的人目前还没有参悟透的。

这段时间,我在读王鼎钧的散文精选集《谈为人》,他来自中国台湾,已过九旬高龄,经历过人生起伏。此前我也许零散地读过他的作品,但并没有留下强烈的印象,但这一次通读完这本时间跨度比较长的精选集,对他文笔中对人性的“精”与“透”还是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他的文章篇幅都不长,即便是长的,也会自成很多个有层次的段落,每个段落当中会有“金句”散落在其中,这些“金句”有些是引用,更多的则是他自己的创造。我在读这些“金句”的过程之中,一直有两个相对强烈的感受:一个是他写的这些,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想法和念头,但是我没有总结和提炼出来;另一个是他说得特别精妙,切中了要害,换作是我来表达未必有这样的效果。

我有仔细推敲过这两个感受,第一个感受其实就是共鸣点,想要写出“金句”得抓得住受众的普遍的心理诉求,这个需要在长期的体察中锻炼自己的洞察力;第二个感受其实就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的问题。“准确性”似乎很好理解,就是我们通常大白话当中常常讲到的“说到点上了”。至于生动性,感觉上就更加难以把握了。

回到《奇葩说》傅首尔的身上,不谈她辩论逻辑上的问题,单说语言的生动性,我觉得她有做到。我觉得她的生动性在于,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两件事件分别去指代对手论证过程中出现的事物,然后将它们放在某一个逻辑推论的关系里面去“咀嚼”,用“咀嚼”过程之中形成的错位感、荒谬感来造就某种生动性来推翻对方立论的基础。也就是说,她的生动性有时候是“不合理”所产生的。

傅首尔通过“不合理”打造的“金句”是“辩论”这样的特殊环境造就的,脱离这个环境是否还能成为“金句”,她是否还能拥有这样的能力,是否还能以这样的方式造就话语的生动性,我不得而知。但我在阅读王老先生《谈为人》这本精选的过程之中,带着这本书话题之外的内容进行了一些结合思考,这大概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意外收获。

我这些年有一个比较强烈的感触是我在年轻的时候,和现如今喜欢读书的年轻人是一样的,相对比较喜欢读与自己年纪相仿,时间跨度不远的作者的作品。这几年慢慢学会沉下来去读一些比自己年纪小许多的,或者比长许多的写作者的作品。我觉得每个年龄阶段的人其实都是有提炼“金句”的能力的,年轻的文笔相对虚空一些,年长的文笔反而务实许多。

我觉得自己其实还是没有参透“金句”的绝窍,但我又觉得恰当的类比、微妙的落差、精准的表达、高度的提炼极有可能都是打造“金句”的关键因素,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