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吃饭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文 / 左叔 & 图 / 黄双红

确切地算起来,我应该是第二次来复兴论坛当嘉宾,心态自然是放松了许多。虽然到场的时候,还在纠结要不要在朗读作品环节脱稿,但一旦身处在那个现场,这样的焦虑一早被抛在脑后。和熟悉的人聊聊天,交流交流当下的一些感受,迅速平复了我的纠结。

这一期的主题是“致知”,讲“全民阅读,终身学习”。我也分享了最近一两年来的收获。这些年,一直兼着“阅读推广人”的头衔,但实际上去执行的动作并不多。没有去做,不是因为不想,而是置疑自己做这件事情的价值以及自己的能力。今年尝试做了一期“左叔说”,收到了一些正向的、积极的反馈,给了我一些信心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做这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自身能力上的不足。瞄准下一步想要改进的方向,再去做一些努力,也许未来会有自己所期待的样子以及更切合的阅读爱好者的形式。

我自己其实是没有意识到絮絮地讲了半个小时的,一不小心变成了别人的“时间黑洞”。沿着主持人的提问,我聊了聊自己的阅读成长以及在亲子阅读方面的一些感受。其实当晚现场无论是现场受邀的嘉宾还是坐在台下的观众,有很多是这个两个领域收获颇丰的“行家里手”。我其实一直都有一种对自己所言内容的“警惕”意识,担心太过又担心太浅。我还是认定了阅读是自我、内向的东西,但阅读感受是有交流价值的。

分享作品环节,我选择了改编自纳兰泽芸的作品《荆棘上的花朵》。这个选择其实特别偶然,我本来想要找一个更切合阅读的作品,但时间紧迫没有充分准备。这个作品配乐文稿都是现成的又讲了与作家相关的内容,放在这样的场合里勉强说得过去。这段文字其实很简单,讲史铁生在命运的荆棘之中绽放生命绚烂之花,是因为对母亲心怀愧疚。是母亲无私的爱,挽救了史铁生的命运,也成就了他笑对人生的历程。现场朗读环节,我的状态介于想要脱稿又不能完全脱稿之间,自己也感觉到影响表达的能量输出。加之直播阶段,一直被提醒要看现场的镜头,可能会有一些技术上的变形。

活动结束了,有人在群里讨论当晚的活动。他说,学习(阅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还要终身,实在是太……他没有把话讲完,但我明白他的意思。我说了句:学习是本能,当我们感觉到自己有所欠缺的时候,就会唤醒这个本能。他又解释了几句,说自己是互联网从业者,一直处在不进则退的环境里,其实是有在学习的。我脑海里想到了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确实,“全民阅读,终身学习”这样的宏大的理念,寻常人在自己身上找不到落脚点,可是我们从生下来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有些内容是耳濡目染的、有些本领是潜移默化的,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归类到“学习”之中。书本文字是文明传承的载体,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并不拘泥于阅读书本。这大概也是我在分享完《荆棘上的花朵》之后,一定要缀言一句话的原因所在。

我说,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