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较之言不由衷,更有益于你看淡“社死”的尴尬


文 / 左叔

最近,“社恐”“社死”这几个字眼突然就有点“热”起来。一时间,好像大家都有与人交流的“心理障碍”。

“社交恐惧”其实有非常严苛的判定标准,但我们在日常使用这个词汇时已经将它泛化了。因此由它所衍生出来的“社会性死亡”,更像是一个“自嘲式”的玩笑话,用以化解那些“脚趾头能抠出豪宅”的尴尬。

我在初初步入社会的时候,也有“社恐”的倾向,现在回头去看看,一度还非常“严重”,到了不可自控的地步。

举个例子,我以前要去银行柜面上去办理业务,会前前后后思虑很久。甚至会在去之前,在脑海里将我与柜员的对话推演一遍。面对很多初次接触和交流不多的人或者事,我都有类似的“业障”需要克服。

现如今,我身上已经没有了此类“业障”的影子,常常有面对镜头、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机会,给人的印象好像是个挺“爱现”的人,但谁又知道一个人曾经有过怎样的“业障”。

回头想想自己如何克服此等“业障”的,似乎也找不到一个确实的契机。如果一定要推断出一个因素,极有可能是职场之中需要面对人群、需要完成一些工作任务,无数“逼不得已”的磨炼,渐渐将被禁锢的自己给释放了出来。

推动人做出改变的诸多动因之中,如果这个动因只为一人私利,我们依旧会有一些不太好意思,可是一旦肩扛周遭其他人利益的责任时,那个促成改变的力量会强大很多。

比如,几个朋友玩在一起,某个朋友欠自己钱,自己可能就不太好意思张口去要;若是朋友之间互相有拆借,作为双方的朋友,身为“中间人”反而倒是方便讲几句的。

再比如,一个文弱书生可能不会有杀人的胆量,可是一旦背负着国仇家恨、民族道义这样的重任,身后有更多人的安危需要保护,很多人就有投笔从戎的勇气,成为了浴血沙场的英雄。

如果想改变“社恐”给自己职场发展带来的不利的话,不妨在处理很多的问题时,不要过于从个人或者自我的角度出发,过于关注自己内心的焦虑感受,而是站在所身处的组织机构更有效率的运作的角度来处理问题。

所有的交流和沟通都是为了促成自己所经手的任务更有效率的完成,并非单单只是为了自己。换句更直白的话就是:你不是你自己,你只是这部“缺了谁都转”的“永动机”上的一颗“螺丝钉”,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解决了“社恐”,还有“社死”的问题。尴尬时分,人人都觉得难捱。有时候会有本能的“救场”动作,就像电台DJ容不下有超过6秒的安静一样。但我总觉得与言不由衷、慌不择路的敷衍解释相比,沉默有时候也是很好的选择。

让尴尬自然过去吧,不必敷衍、不必解释、更不必过度强化,自我在意“社死”多了久了,逼出来“完美心态”,人又会将关注焦点放在自己身上的各种表现上,“社恐”的毛病就又会不请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