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好在于非黑即白的逻辑行不通

小说家的第十四堂课

文图 / 左叔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写作是不可以教的事情。这种不可教,并不是遣词造句等技术层面的不可教,很多时候是立意视角方面的不可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验,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局限,而写作的独特性便是依附这些特质而存在的,纵使在初涉写作的时候,我们都曾经走过模仿之路,但终究也只是形似罢了。踏出第一步之后,每个人还是会很快找到自己最自在的表达方式。

如果持这样的观点,那么学院派的文学教育又在教些什么呢?除了技术之外,很大一部分是美的启迪。我不知道别人接受的教育是如何,至少我经历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是这样子的。

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没有课本,没有讲义。学期开始,教授开出一列书目,期末考试黑板上写下一道题:分析某本书里某个人物的个性特质以及这一特质对于情节的推动。这样的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的目的无非就是启发大家从自己独有的视角和立意出发去思考。因为每个人的独特所造就的、谜一样的不确定性,也许正是这一领域美好且让人牵念的部分。

《小说家的第十四堂课》其实也是在探讨文学之于作者、读者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意义。2014年5月,作家王安忆受台湾文学界的邀请在高雄开设了一系列的讲座,讲座中所述内容、与台湾文学界诸位对谈以及与读者互动的内容整理集辑成了这本书。说白了,这本书就是一场讲座的文本版本。

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言,这样的场合其实是有所经历的,其实每个高校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会邀请各式各样的名流来学校开设讲座,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窗口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应试教育体系成长起来的我们而言,它让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除了“一是一,二是二”之外,还有更多的可能,而很多的知识和技术是没有边界的,等待每个人去探究和摸索。

从书中我隐约地感知到在“第十四堂课”之前肯定还有其他集辑成本的作品,只是我一直没有机会遇到。作为职业写作者、一方作协主席的王安忆是称得上小说家的这个头衔的,至于课这个定位,除了作家身份之外,王安忆的另一个职业身份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讲座不管设置什么样的题目或者展现什么样的形式,它的形式是交流互动,但本质更多的仍旧是经验的分享。任何一个人,如果他足够有心的话,在某一个行业领域工作三十年,势必会积累和拥有一定的经验值,这些经验值对于后来者而言是有价值的。但文学这一领域的“不可教”又让这种经验分享,需要受众进行自我消化和领悟,才能够实现真正有效的传递。

除了技术层面的教和美的启迪的引导,这本书另外一个大的价值是王安忆反思自己的创作。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创作者,她的诸多论述都阐释了她的文字为何会抓住细节不放,常有痴缠不清的问题。人物情节都可以是虚构的,但她秉持的“现实主义”的原则,让这些人物情节都不会超脱现实的规律,她需要在透过细节让人物情节找到依附,找到“活着”的证据,先说服自己然后再将自己的主旨藏在里面。

在与观众的互动之中,她解释缘何会在长篇创作领域深耕。她认为女性作者有这样的持久的耐力,而自己并非才华型的写作者,现如今取得的成果多半要归功于自己的勤勉。每天早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写作,而将生活、社交等活动尽可能地安排在下午,会在长程的推进里找到一种安慰和满足感。她很坦然面对自己的长足与限局,她也认为每个创作者自有格局,这样的格局既是疆域,同样也是牢笼。

讲座开设的时间在王安忆发表长篇小说《天香》之后,《天香》这个作品我是读过的,上中下三卷,体量非常得大。她在一场讲座花了很长时间交待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一二十年前,她摘抄古籍上的一行字留下了最早线索,等到时机契合,那行旧字便成就最早的创作冲动,又在构思的过程之中寻得更为宏观且有升华价值的主题。但一行字不足撑起长篇小说的体量,虽然她要写的是虚构的小说,但她仍旧做了极多的案头工作,查证明史及相关的诸多细节。一个“现实主义”创作,需要让她的人物能够有穿行其间的时空,并在这些时空中找到言谈举止、冲突矛盾的可能性,只有这样,下笔时才能先让自己信服。

素材之于写作者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点,而由这个点发散开去,最终绘制而成一幅美好画卷,其实都是依照每个写作者自我的技术和经验而达成的。的确,会有些写作者有一种天份,这种天份让他们连摘抄素材的动作都不需要,但王安忆提供这个技术参照,对于准备在勤勉这条路上走远一些的写作者而言,是有价值的。每个作者对于素材的渴求和焦虑,其实王安忆在讲座中也有提及,她将自己的素材缺乏焦虑归结于城市生活的限定以及自我个性的封闭,但她提到的“乱读书”和“摘记”对于同样限在此类困局之中的你我,也许同样是值得借鉴的。

当然这本书还有诸多价值,比如两岸之间文学创作者的交流与对谈,彼此间的观点碰撞,海外华文创作的环境及与内地创作互相之间的影响等等。彼此的观点有共通的地方,当然也有各自所持的部分,更让我坚信在这个领域,其实没有多少是可以按照“非黑即白”的逻辑来行事的,它的美好体现在多样性上,体现在诸多的可能性上,我想也许与美相关很多事情多是如此吧。

王安忆,生于南京,后移居上海。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队,1972年在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任演奏员,1978年调入上海《儿童时代》杂志社任编辑,1980年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1987年应聘上海作协专业作家。现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迄今出版长篇小说《长恨歌》《启蒙时代》《天香》《匿名》等十三部、“王安忆中篇小说集”八卷、“王安忆短篇小说系列”八卷、散文集及论述等多部,约六百万字。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韩国李炳注国际文学大奖及香港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等奖项,2011年获国际布克奖提名。部分作品有英、德、荷、法、西、俄、意、塞、日、以、韩、越、柬、泰、波兰等译本。2013年获颁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作者: 王安忆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在台湾中山大学的文学讲座
出版年: 2016-9
页数: 157
定价: 4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5903765
简介:
本书是作家王安忆2014年5月应台湾“余光中人文讲座”邀请,在高雄中山大学所做的三场文学讲座辑录。 参加座谈的还有诗人余光中和小说家黄锦树、骆以军。三场讲座紧紧围绕“小说”这一文体展开,说明小说是什么,小说能做什么,或小说不能做什么;小说自有其内在逻辑,小说家依据小说的逻辑,以文字建构心灵世界,读者依据小说的逻辑,去理解文本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以《天香》为例,作家王安忆讲述了写作过程中寻找故事与主题架构的过程,阐明小说如何处理故事和主题的关系;与诗人余光中的对谈中,聊到了马尔克斯、张爱玲、沈从文,以及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三场讲座不拘一格,精彩纷呈,气氛热络。书中配有大量现场彩色图片。本书由台湾中山大学顶新人文艺术中心授权出版,为大陆唯 一简体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