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大鸟:一抹淡淡的水蓝色

文图 / 左叔 虽然已经是奔五的人了,每年也会挑一两本童书来读。当作“洗眼睛”也好,当作“净心”也罢,总觉得在成人视角里,那些依旧能够熠熠生辉,像磁石一般吸引人的童书作品,以轻薄的体量承载某种极为厚重的东西,值得在读完之后再细细地回味一番。 ...
文图 / 左叔 虽然已经是奔五的人了,每年也会挑一两本童书来读。当作“洗眼睛”也好,当作“净心”也罢,总觉得在成人视角里,那些依旧能够熠熠生辉,像磁石一般吸引人的童书作品,以轻薄的体量承载某种极为厚重的东西,值得在读完之后再细细地回味一番。 ...
文图 / 左叔 因为读过袁凌同为“非虚构”作品的《青苔不会消失》,所以读到《寂静的孩子》时并不会因为“散文诗”般的文风而深感意外,反而会特别欣赏和享受他在文字表达过程中追求“陌生化”而产生审美上愉悦感。 比如,写一对靠着缝纫手艺生活的母子因 ...
傍晚出门,东山上挂着硕大的明月,皎洁无畏。哪本书里这么说过:我们一生中看见满月的机会,出乎意料地廖廖无几。京都却全然不是如此。 文图 / 左叔 一直读到极后面,我才意识到这本书的书名不是“自在京都”,而是《自 在京都》。就像很多年之后,我才 ...
文图 / 左叔 不知从几时起,遇见她的作品,总是在一种不经意的状态下。比如这一本摄影集《仍然》,此前几乎没有听闻过任何的消息,或许她在自有平台上说了,然而现如今的网络世界分众得厉害且资讯分流截取得严重,各自活在平行的宇宙之中,纵使我常常关注 ...
文 / 左叔 这几年,陆陆续续读完了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狮子之家的点心日》等作品,但她的成名作《蜗牛食堂》却一直没有机会拜读。 虽然没有读过,但我估摸着那本书的风格一定是“小川系”源头,而后来我读到的这些都只是某种延续,作品的主题大概率 ...
文 / 左叔 4月17日破卷,5月13日翻完最后一页,前前后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严伯钧先生的这本《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其间还有时间相对充裕,每天能够保证5个小时左右阅读的“小长假”,洋洋洒洒摘记了近百页的笔记。 然而现在回想 ...
图文 / 左叔 之前看过一个Paipi酱的视频,一堆人坐在一起策划想要做一期给孩子们推荐文艺作品的视频。Paipi酱提了很多作品《泰坦尼克》《白雪公主》《西游记》……都被一众参加策划的人给否了。 一堆人在那边推敲来推敲去,发现那些耳熟能详的 ...
文图 / 左叔 本年度第二本电子书阅读。我读电子书全靠“机缘”。上班时拎出门的书,在工休时读完了,一时无以为继的时候,就会翻出kindle来,找里面存了好几年的书来读。有时候出门开会或者去附近的城市出差亦或者哪里转转,不开车的时候,需要搭乘 ...
文图 / 左叔 没看折页上的作者简历,就开始读这本书了。书的一个细节,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创作者高临阳应该挺年轻的,至少是个九零后。因为在他小说的情节里,提到了主人公在读小学的时候,接触到的人民币的面值已是百元大钞。而在我的印象里,第五套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