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本年度第二本电子书阅读。我读电子书全靠“机缘”。上班时拎出门的书,在工休时读完了,一时无以为继的时候,就会翻出kindle来,找里面存了好几年的书来读。有时候出门开会或者去附近的城市出差亦或者哪里转转,不开车的时候,需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带两条胳膊都嫌重的情况下,我得空就会翻一翻电子书。很多大部头的东西,也就趁着这些零碎的时间慢慢看完的。
确实会有读了就忘,忘了再读的状况,但也没有什么要紧的。我们终其一生对抗的不就是遗忘吗?人类之所以如此的作,大概也是这样的状态吧,个体的“好了伤疤忘了痛”造就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明明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却又无法规避掉“先乱后治”的怪圈。
一边提醒自己,一边转头就忘。人类总是一直在跟自己较劲,又一直在做“只手补天”的填坑动作。赵序茅的这本掺杂了野外考察、科普记述等诸多要素的书《动物眼中的人类》给我的感受就包括了这些。人类将物种多样性作为环境适宜度的某种指标,又无法阻挡滚滚向前的文明进程所带来的环境消解。
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有点浅,还有一些些杂乱。不过,大概就是这种随时可以弃读,随时可以放一放的调性,让我在一周比较忙碌的状态下,胡乱地将它读完了。一个人阅读习惯与阅读环境的适配度,有时候也像物种与环境的角力。留下来的,有自己强大的适应性,消失的,也有它终将消亡的必然。
有比较整段的时间,我会比较期待去读一些大部头的、社科类的、需要多做笔记才能让自己钻进去的、相对艰涩的书籍。然而,真的等到像有小长假这样整段时间的时候,却往往没有在那个节点上遇到一本这样的书。况且在居家的环境之中,专注力是极容易被生活的一些琐碎打破的。读一读,停一停,反而更不容易“钻进去”。
零碎时间比较多的时候,我会比较期待去读一些可以随时拿起来,随时放下来的读物,比如一些轻阅读的东西,图文并茂的那种,或者诗集,读完几十个字便可以放空一阵子,咀嚼回味的那种。有些东西放一放,在生活的烟火里穿行一会儿,反而会有更为真切的体验,比浮在文字上的直接感受来得更为深刻一些。
然而,时间安排、精神状态和读物之间,永远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是极难遇到三者之间达到某种恰好的时机的。不过,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只要你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或者整段整段的时间都交付给了“悦读”,内心里会有一种非常浅薄的“充裕感”,没有匆匆人生没有被轻易浪费。
虽然我们终将消亡,这一世的积累和体验都会化为虚无,但重要的不就是过程嘛。展开更多的可能性,遇见心悸的瞬间,如此种种,便是美好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