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中国:获得鸟瞰的视角,走出细节的迷宫

许纪霖 著 / 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 / 上海三联书店 / 理想国

许纪霖 著 / 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 / 上海三联书店 / 理想国

文图 / 左叔

读许纪霖先生的这一本《脉动中国》一直给我一种“打通了”的感觉。具体一点的说,就是原先散落在各处的“知识点”,忽然就被一根叫作“文化”的脉络,给“串联”了起来,那些与宗教、信仰、学术、历史、政治、人文、技术等诸多要素纠缠在一道的、如浮尘一般,近乎混沌的东西,忽然就有了“各归各处”的秩序感。这对于有“整理控”偏执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我想这大概也就是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将表层的、感性的、散乱的、标识性的元素,形成“纲举目张”的知识体系,让它更便于辩识、记忆和传播。这应该也算是“文明”传承之中具有普遍性的“操作”。然而,这波“操作”也会无法回避的另一面,就像具象的东西被抽象之后,会自然而然地失掉诸多人令人着迷的细节。获得鸟瞰的视角,走出细节的迷宫,为之付出的价代就极有可能就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式的结果。

但是,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对于读者而言,只需要在读的过程之中,能够边读边联系自己的现实体验,联系当下的生活经验,同样也有机会“补白”那些因为高度凝炼之后而缺失掉的部分。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字面意思,不去想深一步的话,所能从这本书获取到的东西也是极为有限的。

这本书在文本上,有很强烈的非常“讲授感”,偏向“口语化”,极有可能与它的“出处”是某知识付费平台上的课程有关,以于我这样习惯“书面语”表达的阅读者而言,会觉得多少有点点“水”的成分,但可能对于想要读浅一些新世代的读者而言,可能会有那么比较容易接纳的“亲近感”。

许纪霖 著 / 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 / 上海三联书店 / 理想国

许纪霖 著 / 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 / 上海三联书店 / 理想国

轻薄、便捷、短促,在碎片化的时代,因为形式载体的变化,我们原本固守的一些东西也在某些不可以抗拒的张力面前土崩瓦解。就像更便于书写的笔墨纸砚出现之后,我们原先特别精炼的古 汉语,忽然就变得洋洋洒洒起来,先是诗词歌赋,后是万言小说。如今的网络传播、手机终端,推进了一个新的“轮回”,又将“洋洋洒洒”切片成无数个“点点滴滴”。内容确实重要,但形式和载体未必不会反过来影响和重塑内容。

反观,对于传统领域的学者而言,做这件事情相信也是一种积极的突破,在网络环境之中,在知识 付费的时代,愿意去尝试去做一些此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将自己所掌握的内容降低维度去亲近受众,从而形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效果,也是具有“启示”作用的。

我个人还蛮喜欢,书后所收录的一些对谈和采访的“番外”的,透过这些可以看到当代学者们的一些思想,对于不同世代受众人群在文化层面上差异的分析、应对。人只有看到了这一层,才能有办法想到相应的对策和方案。如果连这些差异都没有办法正视,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明显改善的结果。

面对浪潮,是固守阵地,还是主动适应,其实这本书的关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方面的观点,也给出近似的答案。两种文明的摩擦与碰撞,一定不会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的结果,而是在一阵风雨交加之后,互相借鉴、彼此交融,最终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果。许纪霖先生举了一个特别典型的例证,从轴心文明的儒、道两家学说谈起,又讲到佛学东进的过程之中,儒家在沉寂八百年之后,在文明交融之后创新宋元理学重获新生的历程,唯新求变才是一个文明得以延续的真正命脉。

联系我们的当下,其实也有类似的碰撞和摩擦。一个口口声声说自己要“海纳百川”的文明,应该做的事情大概就是珍视自己当下所拥有的,将别人的长处当作可敬的对手,不断地适应浪潮、包容差异、革新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