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作为70后,我对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此后发生的苏联崩解、东欧巨变是有记忆的。尽管对此,我内心里残存着一丝“拒绝”。
这“拒绝”倒不是单纯地否定年岁的增长,而往事迢迢不可追,每个人困在具体而微的生活之中,对于并肩而行的“历史”,事后再回望,总有一些不够真切的错觉。彼时的自己,有升学的压力,有青春的迷茫,世界再大,天要塌了,也不过眼前的这些琐碎。
读乌克兰裔美国学者沙希利·浦洛基的《切尔诺贝利》,其实就是一个将记忆里,“模糊的旧照片”进行“数字修复还原”的过程。是似而非的细节在这个过程之慢慢修复了,那些借由电视、纸媒等碎片化地感知而积累的“既定印象”,又在阅读的过程之中,进一步得以巩固和强化。细节丰富了、脉络清晰了,虽然链接过往的历史渊源未有过多的交待,但着眼当下的反思,以史为镜鉴的用心,还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
这本书或许承担了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但对于我而言,可能体现较多的仍旧是这些比较肤浅的层面。往事重提,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所有的波纹未必都与那石头相关。
反思天灾人祸,总结得出一些经验教训,是人类文明不断往前的一个重要因素吧。若不是没有反思的意识,人类在“作天作地”的试错过程之中,可能早就走到了“绝种覆灭”的境地了。进化史漫长,必定回回都有“命悬一丝”的关键处,坐着火塘边上的“老祖母”开始讲“历史”,希望啪嗒啪嗒眨巴着眼睛的孩子们,能够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找到那个对的方向。
无论如何,讲述核灾难的“沙希利·浦洛基们”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我个而言,最早关于“核”的破坏性,是家中藏书的一本“小册子”。
我大概还是读小学的年纪,“小册子”的扉页上套红印刷的伟人的语录:“备战,备荒,为人民”。既是行草,又繁体,辩认了好久才明白其中的意思。“小册子”里有很多线描的图解,普及民众如何面对“核爆”寻找掩体、遮盖物件,以防被辐射。线描的人物里,有类似“打虎上山”的杨子荣般的军人角色,穿着白披风一样的外套,搀扶着民众往前走。
现在想来,那定是“冷战时代”的物件,在缺少阅读的年代,因为有“连环画”般的图案,而以一种极为意外的方式,进入了一个孩子的认知里面。没有元素表,没有半衰期,甚至没有什么残暴的画面,但也让一个孩子感受到了现实世界的残酷面。只是在那个年纪,并不会多想一步,为什么需要教育民众去面对类似的灾难场面?
世间无新事,皆是旧文章。若以“螺旋上升”的理论来推断,当下我们应该也处在某个关键处,积攒的问题,有些被改良的机制软化得以缓解,有些则被无视,在解燃眉之急的同时,又为后来埋伏下更多的问题。回溯切尔诺贝利事故,这样的感觉非常强烈,总能感觉到一再地被戳到“肺管子”。然而,眼下的问题,谁也没有想到更了的办法,只有一种缅怀的情绪在,对“黄金十年”的缅怀与歌讼。
单纯地从文本表达来看,我还是蛮喜欢沙希利·浦洛基的表达方式的。一起事故的发生,会交织很多复杂的因素。有些细节已经尘埃落定了,有些问题可能还需要时间来回答,在巨大的体制机制面前,个体极为渺小,然而却也是最为接近万千读者的,也是最容易有代入感的因素。
沙希利·浦洛基在宏阔的叙事里,常常会有一些极为个人化的视角,常常会让我想到一些美剧的处理,从一个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处落笔,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无情,也便在这些倾轧之中被看见了。都是血肉之躯,难忍可贵的是向死而生的勇气,然而这些勇气是否有愚笨的成份,在那些情急关口又如何分辨得清楚。
出版方可能过于担心读者原有的国际关系、周边历史、物理常识的储备,不足以读懂这本书,为此还专门“附赠”了《导读本》,邀请了国际关系研究学者、核电专家、意见领袖、书店老板等各路人士,做了一本60页的小册子,来帮助读者“补白”那些因为知识结构网络的疏漏而无法捕捉到的信息。
我是在阅读之前读了《导读本》,如果有可能的话,放在读完之后再去翻一翻,可能会更有意思一些。探索的价值,有时候正是由各种未知的因素彼此交织共同造就的。世间已无新事,旧文章里找新意,需要读者更多的自我掘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