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个角色,是需要你来扮演的

我们的阅读,借由每个段落凝聚一双眼睛,在黑夜里睁开,取代苦涩的呐喊,似乎才看得见温暖或者飘忽的光。
—— 王定国 《谁在暗中眨眼睛》

尝试去参加一个“表演训练班”,排演大课的时候,需要每个人做一分钟自我介绍。

虽然只是短短一分钟的“小考”,但你可以从每个人口头表达、肢体动作、给予自己的标签、在脸上一闪而过的微表情甚至对时间流逝的感知,都可以捕捉到在“演”的皮相下面一个人的“本色”。

如果一定要将表演比作写作的话,那么观者用内心去感受便是阅读。我们在那一刻,用各式各样的“标签”将自己修饰成自己满意的形象,但在观者的内心里,解读出来的形象可能与最初的设定相去甚远。

讲好是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可是总有一些人开了口就“刹不住车”。虽然在那个场合里,我也是“表演者”,但在更多的时间里我的身份是“观众”,是“读者”。纵使一个人将自己“塑造”得如何如何高大上,只要显露出对时间流逝缺乏感知的话,都会拉响我内心的“警铃”。

我得承认,我对时间流逝感知能力有所欠缺的人是有“刻板印象”的。我总觉得,他们只要开了口,就会容易“自我陶醉”,沉浸在自己的讲述之中,屏蔽了周遭人的反馈,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拖沓空洞。完全没有“休止符”,喋喋不休的低频输出,如果声音表情不够丰富的话,内容又不足以撑起时长的话,那是会令我昏昏欲睡的。

除此之外,我有时候也会反感“标签”过多的人。确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标签”来完成自我界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因为社会身份不同拥有各式各样的“头衔”,我们因为与不同人的相互关系同样也拥有各式各样的“称谓”。

我还得承认这些“标签”和“称谓”的存在都是有必要的,毕竟行走江湖都需要幌子,但我不敢苟同不分场合全数搬出来,或者在某些场合里,特意增加一些“标签”或者“称谓”的权重,将自己架在一个容易让人“仰视”的位置上。这里有个度的问题,过了就容易给人压迫感,这种压迫感不是表达得足够真诚,就能弥补回来的。

“表演训练班”是一个特殊的“修罗场”,想要分辨出那些不真实的,还相对容易。现实中的“演技派”将日常生活当作舞台,将你我当作观众,这个时候想要读懂就要难很多。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总有一个“角色”,你是逃不脱的,就看你是想演,还是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