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病人:一个机关复杂、极为精巧的艺术品

[英] 亚历克斯·麦克利兹 著 / 祁阿红 译 / 沉默的病人 /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 中原传媒股份公司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读客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我觉得对于悬疑小说来说,悬疑的效果能不能引人入胜,最最主要的关键点,还是主线人物在推进情节往前发展,不断展现出抽丝剥茧效果时,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动机”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值得深信。

在英国作家亚历克斯·麦克利兹的悬疑小说《沉默的病人》之中,主线人物西奥的”动机“,在整个故事中的先后变化以及转换的合理性,是令整个故事呈现出令人着迷的悬疑气质的关键。如果前后的变化无法说通,或者前面故意遮掩的痕迹过重,故事也就走进了死胡同,失去了”反转“的效果,也提不起阅读的兴趣。

当然在亚克历斯·麦克利兹的这场写作实践中,还有很多值得从事悬疑创作的写作者借鉴的技巧,比如对于经典寓言、传奇故事或者希腊神话的深度挖掘,将它们之中涉及人性最为核心的部分,投射到现代婚姻生活之中,重新来探讨和演绎出属于这个时代新的价值。

这个故事的一些基本设定,对于悬疑领域的写作者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挑战。”沉默“的主线人物,对于小说创作来说是一个天然的缺陷。因为主线人物没有办法通过语言来直抒胸臆。如果以上帝视角来代为发言,那就会破坏掉读者作为旁观者想要参与分析的企图心。如果不说,很多问题又绕不过,无法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沉默的病人》之中,亚历克斯·麦克利兹巧妙地利用了“日记本”这个代为发声的物件来突破了“沉默”的限制。主线人物艾丽西亚在婚姻生活中的焦灼、在经历重大创伤之后内省,在面对真相之后的反击,都透过“日记本”进行了展现。同时,这样的安排有它的合理性。我曾经一度有想过,为什么不用更为接近现代生活的社交媒体平台,后来发现如果用现代社交平台的话,推动故事发展的很多动线都会发现扭曲。

喜欢阅读悬疑类作品的读者,这几年也会被很多极具巧思的悬疑作品培养出“心理预设”。比如看到主线人物艾丽西亚以“沉默的病人”的姿态出现时,心里往往就会默默地猜想,高级的猎手总是会以猎物的形式出现的。事实上,在这个故事当中,艾丽西亚在处于相对劣势的关系中,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在彻底地陷落昏迷无法开口之前,透过自己的方式巧妙将真相“传递”了出去。

故事的开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双向救赎”的故事,300多页的书,写到300多页还在这样的氛围之中。然后随着艾丽西亚再次陷入昏迷,警方重新介入调查之后,故事的走向就急转直下了。尤其是描述到艾丽西亚和西奥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之后,很多之前的迷团迎刃而解。不是”双向救赎“,是两败俱伤式的毁灭。

我其实挺喜欢一些伏笔的安排,艾西丽亚在剑桥成长的那幛老房子的场景,甚至会让我有一些观看影视剧集般的画面感。但我猜想,在这个译本之中提及的满壁森森的“茉莉花”应该不是我们通常见到的盆栽灌木,极有可能是我们常常在庭院花园照片里面见到的“风车茉莉”,它还有一个学名叫“白花络石“。

攀援而生的藤本,花朵极小,旋转着的花瓣,像一个个小小的风车,会有浓郁的香气。我纠结于这个细节,是因为我在院子里面也种了这样的花朵,也能感受到夏夜晚风起时那阵阵的香味。当然,在这个译本当中,我还是有其他几个觉得应该再推敲推敲的细节。

这本书当中有大量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场景,还有一些心理状态失常的情态、病人服用药物之后不受控制的生理反应方面的描写。我觉得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这些经验的获取是比较难的,是需要深入到这些群体之中,去主动接触这一类的事情,花精力、找机会去观察才能掌握的。

另外,我对亚历克斯·麦克利兹在人物特征描写上的“传神度”还是很折服的,比如他描写那个基金会的“人高马大、头发浅黄带卷”的经理人,把握的是“生意人”在话术的精明与取巧;再比如他描写警探的寥寥几笔,将一个经验老道又善于捕捉蛛丝马迹的警察给刻画出来了,让最后警探再次面对西奥并且找出真相做了极好的铺垫。

“写人抓特点”这件事情,即便是在长篇体量的小说之中,也会因为它的生动鲜明而有了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总体来说抛开译本上的一些微小的瑕疵,我觉得这本打着悬疑小说名号探讨婚姻生活之中的人性以及童年心理阴影的作品,是一个机关复杂、极为精巧的艺术品,拆开其中的任何一个齿轮或者转轴,都极有可能造成它的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