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从贸易交流看全球文明演进

彼得·弗兰科潘 著 / 邵旭东 孙芳 译 / 徐文堪 审校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读客文化

文图 / 左叔

不必打开网页,搜索出一张世界地图来看。单凭想象“世界地图”这个概念,绝大部分中国人的脑海里,也会浮现出一张东亚大陆近乎居中,右手边是一片广阔的太平洋,欧洲与非洲悬在左边,南北美洲挂在右手上,大西洋一劈两半后仿佛“消失了”一样的画面。

当我们心中浮现出类似的概念时,因为我们所接受的一以贯之的教育,而形成的思维的固化其实也在左右我们的认知。

虽然,人类注定是无法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模式的,但在接纳外部世界、包容不同文化的过程之中,还是需要尝试打开自己,站在不同的视角上去看待那些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的概念。

这本由英国学者彼得·弗兰科普撰写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尝试以不同视角来,串联起我们可能早已熟知的世界史“典故”的作品,而起到“穿针引钱”作品的,是一个中国人更容易“笑纳”的概念:丝绸之路。

可能也不需要我来猜想吧。或许正是因为有四个字的“金字招牌”,这本书才有机会翻译成中文,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里。

这本书很厚,光后面的论著引用文献就已经挺吓人的了。这也是为什么它在我的书架一呆就是好几年,迟迟不曾翻开来读的原因。

读完之后回头再看,会觉得自己之前“读不下去”的担心略微有些多余,这一书还是很容易进入的,尤其是最近几年陆陆续续读了一些与此相关的书籍之后,那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结构网,反而会因为读了这本书而被“串联”了起来。本来孤悬着、毫无关联的一些信息,忽然因为这些“串联”而有了新的张力,变成了值得咀嚼回味,让人生出兴味的事情来。

尤其是二战之后的世界贸易史,尤其是海湾战争往后的这一段历史,可能也是因为自己已经开始记事了,对这些历史有“参与感”和“体验感” 了,往往记住的是具体的事情,电视新闻画面细节、媒体的表达、各方的说辞等等细枝末节的概念,反而缺少一个比较宏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些矛盾纷争的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对资源的暴力控制与强取豪夺。这是对于我个人而言,特别有价值的部分。

也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丝绸之路》这本书,其实是抛开了我们所熟悉的编年史、国别史、地区史这样的体例形式,从贸易交流的角度来看待地球文明演化的进程。这个选题,在成书的那个“年份”显然是热门的选题。即便是隔了几年,放在所谓的“放缓下行”“脱钩断链”等等概念层出不穷的如今,同样也是令人感觉到“意味深长”的。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与人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是避免不了彼此交流这件事情的。在久远的年代,由于生产力发展程度不一样、文明程度不一样的,各个地方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不一样,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信仰分歧等等矛盾,势必就会通过两种方式来解决纷争,要不就是贸易往来,各取所需,要不就是兵戎相见,争出高下。

除却战争,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加持的情况下,久远年代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踩出了无数条彼此沟通交流的路径来。在些路径之中,有一条“蔓延四处的网络”,由一位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19世纪末,正式命名为“丝绸之路”。

书中如是描述它:2000多年以前,人们今日所熟知的“丝绸之路”贸易网络就已经存在,它将中国太平洋沿岸和非洲以及欧洲的大西洋海岸联系在了一起,使波斯湾和印度洋之间的货物流通成为可能,同样还有穿越亚洲之脊的,连接城镇和绿洲的陆上通道。

这个被称为“丝绸之路”的“路网”,所承载的并不仅仅只有贸易。在这本书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地图,比如“公元前600年之前的各宗教传播路线”“13至14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公元1650年之前的全球贸易路线”“二战中的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等等。这近十份地图,与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地图”都有那么一丝丝不同。

公路、铁路、水路、航路……无数可见的路网,无数地下埋藏着的管线以及与我们的社会结合得越发紧密的互联网,地球文明演进到今天这一步,人与人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是无可避免的,也是无法完全割裂的。总有一些蝴蝶效应,借助这些网络不断累积能量,在遥远的彼地掀起令人可怖的风暴,而开放和包容更应该成为人类共同走下的主流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