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漂来紫禁城:在我心底泛起涟漪的那滴水

单霁翔 著 / 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试读购买 / 电子书资源库

文图 / 左叔

我在运河小城高邮前前后后大概生活了八年,也算是喝着大运河水长大的孩子。小城高邮是古城扬州下辖的县级市,是众多运河沿岸城市中的一座,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从秦代在此设邮驿起,先贤自然也是有一些的,远一些的有写“两情若是久常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秦观,近一些的有写过“垒起七星灶,茶壶煮三江”的汪曾祺老先生。

在高邮生活的那八年之前,我住在高邮湖的湖西,因为父亲在湖东城里工作,母亲常常带着我乘船往返高邮湖。从马头庄上船到湖滨庄台下码头,可是下了湖滨庄台码头还进不了高邮城,湖滨庄台与高邮城之间还隔着一条宽宽的大运河。打小,老师就跟我们说别小看这条河,它就是京杭大运河,清朝的皇帝还曾到过,并且在高邮登过岸,登岸的地方就叫御码头。

扬州这地方此类传说多若牛毛,比如湖西有一处地方叫送桥,这是后人简略之后的说法,此前全称叫送驾桥,送的是谁的驾呢?没明说,但大概也只能是御驾。在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乡下孩子眼里,觉得家乡真是应验了“宝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八个字了,更不说要还有直通北京的京杭大运河。

不过,在我小时候,提到大运河多少还是有怨念的。与乘船过高邮湖的“长程”相比,过大运河的轮渡水程还是极短的,大概也就是十来分钟。可是小孩子进城的心是等不及的啊,回回到了湖滨庄台,已经看到位于河中央的西门”母宝塔“了,又还要一道大运河挡在面前。这份心境,想来是那些天生就住在城里,不必过河又渡河的孩子难以体会的吧。

还有,住高邮城里,虽说是喝的大运河的水,但对于大运河是难有体会的,因为大运河在高邮城的顶西头,再往西就是烟波浩渺的高邮湖了。高邮人对于大运河的印象更多的是一条河堤由南到北逶迤在城外。一般高邮人家,若不是因为要去南门水码头边的鱼市上买些新鲜水产,多半也不会跑到河边上去闲狂。只有小孩子,还有想背着家里谈恋爱的小年轻们会有事没事往河堤上跑。

高邮城安在“里下河”的地块上,地势是极低的。我的同乡汪曾祺老先生曾经写过这样的情形,将大运堤描述成一条“悬河”。没有亲眼见过的人,自然是很难体会坐在河堤上,脚底下是一片沿河人家黑漆漆的瓦顶。对于这个落差,我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从南门码头那个大坡子骑自行车顺坡而下,可以一脚都不用踩,顺势一直溜到魁星阁附近的那片空菜地边上,现在仔细想想,怎么着也有大几百米的距离,由此可见落差之大。

作为一个曾经三不五天就要面对运河的高邮人,作为一个籍贯上写着高邮在外漂了十几年不曾回乡的异乡人,我其实是怀着一份乡愁来读单霁翔先生的《大运河漂来紫禁城》的,当然会期待单先生能够在书中提一提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但是翻完全书,我发现对于“如今千里赖通波”的大运河来讲,高邮这个点实在是太小了,这大运河这条线上南有璀璨如珠的扬州,北有温润如玉的淮安,与他们相比江淮水道上的高邮只是一粒微尘般的存在。

大概是有几许“失望“吧,所以我觉得单先生的这本书”学术味“偏重了一些,里面的内容特别像是在一些学术研讨会上,或者大运河论坛上发表的讲话或者论文里面摘录下来的东西,有些地方还有一些修改后还不可避免的重复感的段落。唯数不多让我觉得有亲近感的是他写北京,写大运河给北京带来的繁盛时,提到了自己的小时候。

在《北京胡同与运河》中,他写道:记得少年时代,小伙伴们一起登上景山,四下望去,成片成片富有质感的四合院灰色的坡屋顶和庭院内高大树木的绿色树冠,形成了一望无际灰色和绿色的海洋,烘托着故宫红墙黄瓦的古建筑群,协调和联系着传统中轴线两侧建筑,极为壮观,这是历经百年的发展,最具北京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也是我心中真正义意义上的古都北京。

这个段落特别容易让我有代入感,让我联想到坐在河堤的少年时代,看乏了运河里衔着尾列着阵的船队,转身去看高邮城时的感觉,尤其是黄昏时分,那些密密麻麻的寻常人家灯光次第亮起,烟火生活在天光收敛后细细密密地铺陈开来,那样的画面一直存留在我的心底,成为我走了再远也积攒在心底里的念想。

大运河之于每个人意义都不尽相同,有些就是考试时要背一下的知识要点,有些就是人生中必需要常常面对的等待,有些是推动它去申遗保护的事业,有些是依伏在它身上艰难营生的日子。我们面对一本书,总是习惯性地撷取与自己相近的那部分,我们面对一条河,大概也无法认识和体察其中的每一滴水,如果能有一滴水,哪怕只有一滴水,浸润到心底,泛起涟漪也是一件极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