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的诗和远方,手中的牛奶和面包

人就像一棵树,它愈想伸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就越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向深处。
—— 尼采

文 / 左叔

一个人再如何拥有开阔的视野,生活的场域一定是有限度的。在两者之间,始终有一个“结界”,既要保持住彼此间的平衡,又要各自延展出“双生花”般的姿态。

如果他不幸还是个俗人的话,势必会是在一日三餐、生老病死的烟火日常里打滚。如果硬生生地将两者之间割裂开来,反而会陷入“眼高手低”“不食人间烟火”的虚无之中。

在某个相对熟悉的场域里,或者说在某些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之中呆得过久,人同样会陷入某种“木然”“僵死”的状态。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有“想要出走”的冲动,为什么在职场人事制度设计里会有“轮岗”要求的潜在因素之一吧。

闯入一个陌生的场域、打破一些平衡的关系,人的“求生”本能会被充分激发和调动。原本已经“封死”了的“五官六感”悉数打开,进入“眼睛瞪得像铜铃,耳朵竖得像天线”那样的“应激”状态,创造力和效率往往伴随这样的状态姗姗而至。

大概就是这样的因素,某些被寻找“灵感”这件事情逼迫成“疯魔”的人,大量渴求新鲜陌生的刺激,将自己的感知力始终“锐化”成可以“扫描”像素值的“级别”,在“剑走偏峰”之后钻进了牛角尖,受困于另一个层级的突破屏障。

既然是屏障,世间自然就会有突破者。总有一些被我们尊称为“大师”的人,他们能够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寂寞,在烟火日常里潜心生活,在芜杂琐碎里寻觅拾掇。那些日常生活中被你我司空见惯了的事物,经由他的细细品味后,呈现出不寻常的、美的质感。

那是一种近似“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在这股力量的背后,一定有曾经抵达过的高度,触摸到的边界线,尔后才会是转身回来,潜入生活之中的淡泊宁静。若是没有前面曾经“高开”的这一步,后面的“低走”听上去就像笑话一样。

并非人人都能抵达如此的境界,你我这般的寻常人努力一下勉强能够做到的,大概率就是眼里始终瞄着“诗和远方”,手里也不敢轻易撒下“牛奶和面包”,在左右摇摆和拉扯之中,活到某个心思相对通透了些的年纪,尔后便自然而然地看见那个心生向往的方向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