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想了想,其实也不能怪出版方或者怪写作者,这一类书本来就是“工具”,无论怎样想尽办法去抹掉它身上“成功学”的气息,都不能改变它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北京大学睡眠医学专家孙伟博士撰写的《失眠疗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如此。
这样的“工具”,如果不标明“北京大学睡眠医学专家”这样的字眼,如果不邀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全国睡眠科普首席专家”等等“有头有脸”的人物出场站台写推荐序,又怎么能够树立“权威感”,让读者因为“信服”而开始接受并进而尝试做出改变。
一本书不可能从头至尾都是好的,也几乎不可能一点好处也看不见。我个人在选择书的时候,很想避开“成功学”或者“心灵鸡汤”的坑,确实存在过只看封面就失去兴趣的状况。可是一旦破了卷、入了坑,逼着自己硬着头皮将其读完,通常都会有意外收获。《失眠疗愈》的阅读收获,同样也是如此。
我得承认自己是有睡眠问题的,但我早已经与它和解了,所以在“解决问题”这个诉求上,我读《失眠疗愈》是缺乏动因的。我入睡并不困难,只是醒得比较早而已,从小没有赖床的习惯,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一骨碌爬起来赶紧下地去玩。行为习惯虽是后天养成,但我也在个人的体验中观察到遗传的巨大力量。我已经在父辈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劳作的身影中预见了我自己未来的生活状态。
我对这本书的好感是从这张工具量表开始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因为此前接受过心理咨师的课程,看到此类的工具量表会有莫名的亲切感,一下子拉近了我与这本书的距离。这也在提醒我,碰到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之外的作品,还是要尽可以能从中发掘自己有经验、有兴趣的点,再以此为点扩展到整个面。
当然,我也是本能地忽视了这本书之中关于“安眠药”药物治疗、王阳明“道法自然”、朱熹“理学”、“乐眠操”、“正念呼吸”等一堆不想静下心去读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不好、也不是不重要,只是我与它们之间还有没恰当的机缘。我知道,此刻硬逼着自己去了解,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不如把机会留在将来重读的时候。
我读这本书的更大的收获是对弗洛伊德的“客体关系理论”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体会,这个理论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性格,在关系中形成;性格,在关系中展现,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弗洛伊德认为,孩子在6岁前和父母建立的关系模式,会成为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会影响他在成人之后处理新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我们在现实中遇到很多问题都能轻易找到“原生家庭”的重要原因。
人有三种根本的动力源:性、攻击性和自恋。性与人生繁衍相关,归类于生存;攻击性与资源分配相关,属于发展;而自恋对于维系生存和发展都非常重要。人一出生是“全能自恋”的婴孩,需要整个世界围绕着自己转;成年之后会意识到自己并非全能,会从“全能自恋”慢慢地发展成“健康自恋”或者转化为对他人他物的“依恋”。
这个点还蛮关键。有此目中无人的人,大概就是“全能自恋”没有转变好。另一些盲目跟随的,或者要求他人完美的,可能是转化为“依恋”的过程之中出了方向性的偏差。这个深入的了解,让我更加审慎地看待自己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希望能够处理好一些具体而微的细节。
于是,我觉得这本书收获不在“疗愈失眠”这样的“此处”,也可以在“审视生活”这样的“别处”,这不也挺好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