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创伤是被强求成为别人

文 / 左叔

人生无外乎两个方向,“做自己”或者“成为别人”。好像在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无一例外地坚持“做自己”,但在稍有一些年纪的时候,会突然惊觉自己居然已经“成为别人”。

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人有三种根本动力:性、攻击性和自恋。性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事关维系与繁衍;攻击性是生存动力,资源竞争等等;而自恋与生存和发展都相关。所以尽管在语境中“自恋”接近于贬义,但它是我们心理最为重要的动力源。

“自恋”,本质就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比别人都强。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全能自恋”状态,以为自己就是“神”、就是“灭霸”,只需要一声啼哭便可以让全世界围绕着自己来转。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就会努力在外界找到另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从“自恋”发展成为“依恋”,比如信奉“金钱是万能”“勤能补拙”“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等等人生信条;比如为“小哥哥小姐姐打Call”“为知识网红买单”等等……

我们就是这样从“做自己”到努力地“成为别人”,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美国作家克里希那南达说,我们最大的创伤,是不被支持做自己,而去做别人,活在羞愧中。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放置在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某一个特定年龄阶段来看,会更有价值一些。
最近几年,很多年轻人遇到感情问题之后,常常会提到几个高频词,“原生家庭”或者“亲子关系”。在我的理解里,与此相关的很多问题,其实都能用弗洛伊德的“客体关系”理论来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孩子在6岁前与父母建立的关系模式会成为他的“内在关系”模式。等到孩子长大后,在新的关系建立过程之中,他总是试图将新的关系调整成为符合他“内在关系”的模式。而很多感情问题,都是新关系与“内在关系”的冲突。
从我有限的咨询案例经验来看,我会发现有一种特殊的“家族命运”,好像在父母身上的婚姻不幸,会延续到儿女的身上。尽管儿女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在想尽办法避免成为父母那样的人,然而“厄运”仍旧会降临。
这也会让我反思自己与父母、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厘清“做自己”和“成为别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成长诉求,努力克制强求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期待,在引导从“自恋”到“依恋”的过程中再多一些小心翼翼、慎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