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私底下以为,16Personalities 应该主是被“普及”得非常好的“心理学”了。即使是没有做过相关测试的人,也会因为在娱乐综艺节目听过所谓的“I人”“E人”之间差别的讨论。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来看,16Personalities 本质上就是一个“表单”工具。利用“表单”工具的统计分析来,来对人的基本心理模式进行分析的。
对于一个习惯“自检”的人来说,我怎么可能会在知晓有如此的“检定”方式之后,还能不为所动,做一做与之相关测试呢?时隔几年,前前后后做了三四次吧,我还是妥妥的“I人”,虽然在“登台”和“表达”上没有什么障碍,看似极为“开朗”,内在“阴沉”的底色,估计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直没有探讨这件事情,其一是因为我觉得个性虽稳定,但也有变化,每个年龄阶段在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和方式,而我也期待这种变化仍旧在进行之中;其二是因为我觉得人性的复杂,粗暴“归类”这件事情可能会抹杀了个体间极为微小的差别,人反而会进入某种定势,从而缺失了宝贵的“思辩力”。而现在愿意讲几句的原因,是我发现其中无法解释的“稳定性”。
我的性格类型是“提倡者(INFJ-A),在性格特征的相关维度数据中:内向占了57%、有远见占了70%、感受占了71%、评判占了72%、而坚决占比为57%。以下是测试工具网站反馈的“免费版”分析,我会引用其中的部分内容,并且“逐段”对应表达一下我自己对这些分析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倡导者可能是最稀有的人格类型,但他们肯定会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他们理想主义、有原则,不满足于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他们想要站起来,有所作为。对于倡导者来说,成功不是来自金钱或地位,而是来自寻求成就感,帮助他人,成为世界上一股向善的力量。
他们有远大的目标和抱负,倡导者不应该被误认为是无所事事的梦想家。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关心的是事情的本真,直到他们做了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才会满足。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观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在生活中兢兢业业,他们的目标是永远不会忽视真正重要的东西--不是根据其他人或整个社会,而是根据自己的智慧和直觉。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因为“稀有”的独特性而喜欢这一段,我觉得自己已经过了在追求独特性的年纪。关于“有所作为”这件事情,年轻个20来岁的时候,大概有过想法,现如今把日子过好已经最大的心愿了。“帮助他人”的利他倾向,我也觉得人人都有的个性吧,只有表现得是否足够明显的区别。
寻求目的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性格类型很不常见,倡导者往往会有一种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感觉--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由于他们丰富的内心生活和寻找生活目标的深沉而持久的渴望,他们并不总是与周围的人融为一体。这并不是说倡导者不能享受社会接纳或亲密关系——只是他们有时会感到被误解或与世界背道而驰。
幸运的是,这种不合拍的感觉并没有削弱倡导者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承诺。倡导者受到不公正的困扰,他们通常更关心利他主义而不是个人利益。他们经常觉得有必要利用自己的长处——包括创造力、想象力和敏感度——来鼓舞他人,传播同理心。
没有什么能像改变别人的生活那样照亮倡导者。许多倡导者将帮助他人视为生活中的使命,他们一直在寻找介入并为正确的事情大声疾呼的方法。具有这种人格类型的人也渴望解决社会更深层次的问题,希望不公平和艰辛能够成为过去。然而,有时,倡导者可能会如此专注于自己的理想,以至于他们没有充分照顾自己——这种模式可能导致压力和倦怠。
对于我而言,这里有一个“好为人师”的友情提醒。在现实生活之中,我可能也有“过度”的问题。“看破不说破”是门大学问,这方面我欠缺的还有很多。人的“自我实现”方式有很多,我自己还蛮庆幸,自己的心理模式是如此的“激励回报”机制,正向的循环进行多了,本身也会对自我提升带来促进,毕竟想要“为师”可能也需要足够的“提升”。
与他人(和自己)联系
倡导者可能内向,但他们重视与他人的深厚、真实的关系。很少有事情会像真正认识另一个人一样给这些性格类型带来快乐——同时也为别人所理解。倡导者喜欢有意义的对话远远超过闲聊,他们倾向于以热情和敏感的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情感上的诚实和洞察力可以给周围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只要有一些亲密的关系是真实的,就可以使倡导者的内心充满热情。倡导者深思熟虑并富有同情心,为他们的关系注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关怀。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总是会得到回报。倡导者往往以深思熟虑和谨慎的态度行事,当其他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良好意图时,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结果,即使是建设性的批评也可能对这些个性特点的人产生难以置信的伤害。
“亲密关系”这个问题,我觉得对于任何一种心理模式的人来说,都是“重大课题”,我们也会从中汲取不断进行的力量。对于“契合感”的“求而不得”,可能是“类我人群”的一生之痛吧。之前,我写过一句话。我说,这几年,在与人打交道的问题上,“同频”的并不少,但“共振”的机会却不多。有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我常常在“你好”处,就已经看见“再见”了。可能也就是因为过早的“预判”了“再见”的必然性,所以连“你好”都不太愿意开口讲了。慢慢地,人就进走了一条“死胡同”里。不过,我也觉得,“类我人群”也有某种“自洽”的能力,知道在“死胡同”里如何消解困惑。
个人使命
许多倡导者认为,他们的生活有一个独特的目标——一个他们来到地球上要完成的使命。对于具有这种个性类型的人来说,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方面之一就是寻找这个目的——然后,一旦他们找到了这个目的,就努力做到这一点。当倡导者遇到不公平或不公正时,他们很少放弃——相反,他们会参考自己的直觉和同情心来找到解决方案。 凭借他们与生俱来的平衡心灵和头脑的能力,倡导者天生就能纠正世界上的错误,无论是大是小。这些人只需要记住,当他们忙于照顾其他人的时候,他们需要偶尔停下来,照顾好自己。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会因为无法“活过的证据”而伤感;我在年轻一些的时候,也企图留下什么来证明自己“用力地活过”。后来,我很庆幸地找到了一种方式——写作。我知道,我写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也并不重要。记述下来自己的想法,然后咀嚼和反思它们,本身的乐趣已经大过去影响他人。
当然,我还是始终坚信,人终究是复杂的。与过往我们所能接触的所有的知识一样,都是让我们与这个世界和自我保持“自洽”的工具。这些分析结果对于我而言,最有可能的价值就在于,让我稍微静一静,反思在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时,自己是通过怎样的“自我消化”的办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