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我: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深刻

12个我,安定医院郝医生
安定医院郝医生 / 12个我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磨铁 / 购买

文图 / 左叔

我猜,一定是因为这本《12个我》在语言风格上有点“京片子”式的戏谑,才会让很多读者给予了它“故事会”+“心理常识科普”的评价。抛开科普类型题材的写作应不应该“抖机灵”这件事情,单纯从类型化写作来看,我觉得这本书主题还是非常集中的,至少比我的那本要集中多了,值得我学习。

一般非职业写作者,当然也包括我,在写作这件事情是靠灵感激发的,一般都是有了感触再动笔。在这样的模式当中,虽然年头长了会一些文字积累,但是这些文字如果不是为哪个专栏撰写的,或者写作者自己有强烈的“主题”意识的话,其实还蛮难集辑成一本书的。虽然主题主线比较松散,但这些书当中单篇一一拆出来还是有一定的可看性的。

职业化写作,或者有明确的主题定制化的写作,在“推进项目”可能靠不是写作者灵感激发了,而写作者在写作生涯之中的积淀,有些时候无以为继的时候会有绞尽脑汁的处境,能够突破这个处境的只有“职业化”的本能。这样的作品集在整体上可能会比较“合理”的,但拆开各个篇目想要看到“合情”会难一些。

这本由新浪大V安定医院郝医生撰写的《12个我》会不会就是第二种呢?我没有考证过,但从读起来的质感第二种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模式,就是每到关键处都有一个跳脱故事的人出来“科普”心理常识,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改编成没头没尾、剧情不需要连贯的情境剧也是可行的。

至于这本书之中被其他读者诟病的“故事会”风,我倒觉得在“科普”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不妥,尤其是心理常识方面。前一段时间看对岸的电视剧《我们与恶之间的距离》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在心理常识的普及方面我们做得远远还不够。不仅仅是很多患病者没有“病识感”,连他们周边的人甚至包括他们的亲人也没有“病识感”。如果连“病识感”都没有,那么所谓的关怀、扶助或者认同又何从谈起。

我觉得“科普”这件事情诉求是广泛性,而并不只是照顾所谓的“精英”阶层。对于我而言,虽然我不是什么“精英”,但因为这几年接触了一些心理学的常识做了一些与心理咨询相关的基础工作,书中所涉及到的几个常识性的问题我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我猜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很多内容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方面,这本书所欠缺的还有对这些内容的延伸,但这并不是这本书所能承担的重任。

显然这本书不能从“丰富知识面”这个诉求来解决我的阅读诉求,但我在其中也是找到类型化写作或者主题写作另外一个值得自己借鉴的内容。所以,每个读者面对它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收获,不必强求每本书都要丰富且深刻,因为我们同样不能这样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