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指明方向,不是驻足而是闯闯

不要停下,即便你不认识路。为你指明路的,不是停止,而是前行。
—— 阿多尼斯 《门后的童年》

文 / 左叔

在高温炙烤了一个多月后,冷空气带来了雨水和降温。昨天下午,朋友圈里一片“七彩祥云”的打卡照,颇有一种“翻身把歌唱”的释放感。然而,日子还是要继续的,该迷茫的迷茫、该困顿的困顿,并不会因为一次降温、一场雨水而彻底改变什么。

方向感这种东西有些人是“天生的”。踏入陌生的城市,从走出“出站口”那一刻开始,大概只需要几秒钟时间,身体里的“磁力感应器”就开始发挥功效了,几秒钟之后就能分辨出南北西东来。

这个“特异功能”,不知道它的原理到底是什么。有可能是借由房屋的朝向、植物的长势、光线的角度等外因显著特征判断而来的,也有可能就是某种的“本能”吧,反正这些天南海北地跑,无论被扔在哪里,定定心神之后,就会“鲜少”出错。

碰到像上海那般七弯八拐、重庆那般层层叠叠等不太好找路的城市,引以为傲的“方向感”确实也有一时“失灵”的状况。其实也不是“方向不明”的问题,而是那些城市盘根错节的复杂之中,原先生活环境里熟悉了的“尺度”有了变化,比如十几米的街面上一百多个门牌号,稍微大意一些,是要找不到的。

在还没有手机导航的年代,遇到这样的状况,人是不可能站在原地不动弹的,明知道要“绕弯路”、走“回头路”,还是要“硬着头皮上路”的。因为不走,路永远不知道在哪里。只有人动起来了,遇到一两位当地的好心人,路才会在“鼻子底下”生出方向来。

现实中的寻路如此,人生中的找方向也是一样。最近陆续有几位朋友经历了“突然死亡”式的职场生涯中断,虽然此前也曾“未雨绸缪”式地筹划过做些什么,但如今的情势似乎不“折腾”才是“保命”的上策。

是站在原地不动,给自己一个“间隔年”,让自己放放空,散散心,以现实中的“在路上”来解决人生中的“找方向”问题;还是不管错对,先“上路”再说,已经有一次“突然死亡”在人生中垫底了,不在乎再多一两次摔倒了。

答案,靠猜想是不会有的,靠预估也是不会明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试,几个方向都试试,都去走走,有些答案走着走着就在心底里浮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