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十讲:唯有懂得自洽方能解咒

[中国台湾] 蒋勋 / 生活十讲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购买

文图 / 左叔

如果能在阅读者保持某种特别舒服的流畅感,是一件特别愉悦的事情,也在某个层面上说明了你熟悉了写作者的语境,并且带你所持的“陈见”在与他笔下的这些新文字进行交流。

这种状态是否真得好,可能会有两极化的讨论,但我总觉得舒服是第一位的,因为这份舒服,你才有可能放下“提心吊胆”,把自己放进作品之中。这是我读蒋勋《生活十讲》时最直接的感受。

《生活十讲》是根据广播节目《文化广场》录音内容整理出来的图书,虽然经整理者、写作者或者编辑之手,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十讲”,但每一讲之中或者讲与讲之间还有保留了“讲义”或者“话本”属性的印迹。你能读得出来,它曾经作为声音作品背后文案的印迹。

这很奇怪,也许你并不了解它真正的出处,但你会感受到语境之间的变化,然后猜测与之相关的出处。即使这本书呈现出更为系统、更为周密的表达,但它作为一个以时间线性为“生命轴”的文本的前身还是能够被窥见。

蒋勋笔下来的当年的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上与我们现如今的身处的环境有几分相似之处,所以他在文字或者在节目之中所呈现了来的思考和忧虑,对于我们而言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只是相对而言我们文化环境之中不太容易能够听到这些声音。

即便是有这样的声音也会被更为强大的声音所掩盖或者被其他诸多八卦绯闻之类的声音所稀释。我们愚钝不在于我们没有自省的能力,而在于我们不能自省。蒋勋说,“一个成熟的社会其实就是两股力量互相制衡”。

在“十讲”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蒋勋关于“秩序”的论断。这个极有可能与天秤座内在的自我要求相关,也有可能与整个社会的无意识的焦虑有关。我选择性地摘录了一些:

生命在成长的过程,有其自然的发展现象,人类有很多智慧就是从自然现象中学习到的……其实都是在学习大自然的秩序,这种秩序的学习在人类文明历史中,非常漫长,也非常珍贵。很多地名(汐止)和观念都是从大自然的观察中建立起来的“信仰”。当他有这种信仰时,他就生活在秩序中,会有一种安定感,他知道这棵植物枯萎了,但在下一个季节会再发芽,他发现了秩序,在植物枯萎时他就不会绝望,不会幻灭,他知道来年春天植物会再发芽。知道这个秩序智慧的人和不知道的人,他们的生活态度不一样。

我理解这么长长的一段的关键意思是,信仰本质上我们对于事物规律的认同。我们认同了“冬去春回”才会有“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信仰,才有可能去守望未来、共克时艰。在我们身处的这个语境里面,也许会有人觉得“信仰”这个字眼会有一些约束的力量是从外部来的,但我总觉得如果有此想法极有可能是从本心并没有认同它,或者并没有认同它是普遍的规律。

还有一点思考,是我读完书之后产生的。这是我前前后后读完蒋勋几本书再了解一些与他相关的生平之后感受到的。那就是,即便是我们活到了更为宏达的年纪,拥有超越平凡的心智,人终究仍是需要与孤独相处的。寄希望找到另一个同频的灵魂,却在滚滚红尘中苦于没有机会试错或者遇不到足够多的选择样本。

在这样的境地里,我们唯有懂得自洽,才能稍微“解咒”,解身为社会动物既标榜自我又期待认同的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