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沉思:一条绵延不绝的“线”

蒋勋 / 美的沉思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选择在春节假期里读完这本《美的沉思》是对的。它是那种适合有相对集中的阅读时间安排,不必被匆促芜杂的琐碎之事打散阅读节奏的作品。

这本书的“明线”虽然是讲需要有那么一丁点门槛才能读懂的“工艺美术史”,“伏线”又是那种涉及到中国人哲思在艺术领域的“外化”类似的研究探讨,开卷之初很容易被“吓退”。但请相信蒋勋老师言辞间特有的魅力,方便我们借由积累得非常浅薄的文史常识也能够唤醒曾经关于美的体验。能够借由“个人经验”进入这本书,所以读起来也不会觉得特别晦涩。不过,对于我而言,也是要边读边想边做笔记边回溯方才觉得对得起这本书给予我的密集的知识点。

这样的阅读体验,大概也还原了这本书最初的样貌——大学课程“讲义”。作为课堂上教授学生的“蓝本”,它在被预设之初,一定会比很多学者专家直接表达鲜明的观点,有更为鲜明的对象感。坐在讲台下的那些人,就是这些文字最初的“读者”,其实也是“出题者”,更是“共同创作者”。书的后记,其实已经有人说明了当年课堂上的一些情景,起初只是台湾大学建筑研究所相关院系的学生在听,后来他院别系的学生纷纷也跑来旁听了,尤其是文学系的学生。

台下坐的是谁,有着怎样的基础或者语境,虽然决定不了台上人输出的内容,但一定会影响他所输出的形式。“讲义”在讲授的过程之中,不断地接受台下人的反馈,而创作者根据这些反馈不断地完善精进自己的作品,这个过程非常接近我们文学创作中由话本演变过来的小说。民间讲唱艺人在“说书”的过程中直接面对观众现场实时反馈,尔后经“大家巨匠”之手进行精炼提升化身为传世的佳作。

据此,我也坚信这本《美的沉思》的创作也有类似的过程。起初或许只有脉络大纲和整体框架,然后在回应台下人的期待和问题的过程中,越想越深、越写越多,最终变得血肉丰满。这个过程是”活的“,也是”写不尽的“,因为考古研究会有新的发现,因为台下观众会有新的问题,因为人的思考会有新的跃升,这也是一个可以一直修订书写下去的课题,也是一代接一代人可以继续下去的关于“美的沉思”。

这个“活”的观点,其实也是蒋勋老师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基本观点,也是在书中“点醒”我的一个观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模式、艺术风格、政治经济等种种“外化”的根基在哪里?又为何与他族不同?关于这些问题,蒋勋老师提供了一个值得我们去生活里找印证的”答案“。

在对比文明古国的典型“抽象符号”的时,他列举了我们所熟悉的一些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提到埃及文明,我们就会想到黄沙滚滚之中天际线上隐约可见的、极其稳固的三角形,恰如帝国的伟业与集权不可撼动。提及希腊,我们就会想到神庙前分散了重力的根根廊柱,像极了朴素的众议民主雏形。提到印度,我们就会想到藤蔓横生、手舞足蹈的众神,充满了南亚次大陆草莽的热带风情色彩。提到中国呢?无论是蒋勋老师列举的长城,还是在我们接受教育过程中被提及比较多的黄河和长江,似乎都是一条线,绵延不绝、匍匐在大地上的线。

与高耸的金字塔不同,中国人似乎放弃了在纵轴上的追求,转而在横轴上缔造古老的哲思。汉隶的蚕头雁尾,书画的卷轴时空、文学的章回体例、建筑的组合延续,就连挂在嘴边的祝福语,似乎都在用绵延不绝来抵御时间、对抗消亡。拿旧时的建筑来举例,无论是江南民宅,还是皇都宫闱,拆解出它们的单元结构,几乎都是一个在横纵上有突出优势的建筑单元,而将它们缔造成叹为观止的,有视觉冲击的建筑群时,无非就是不停地“复制”“粘贴”。长城更是如此,一个烽火台加上一堵墙,像贪食蛇一样连成了世界奇迹。中国人放弃了“垒”这件事,但对于”接“情有独衷。

我们对于线条的追求,同样也化作了我们民族的图腾——龙。简化龙的形象,说到底仍旧是一个扭曲了的线条。而线条的追求,也体现工艺美术领域,体现在文学创作之中。书法如此,是线条的艺术,与书法同源的中国传统绘画同样也是如此。中国画甚至放弃了透视,放弃了阴影,放弃了单一焦点,寄希望于卷轴收放的过程之中,制造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景别”,形成连绵不断的画作。拆解开来,是一个一个的单元,合并起来又是有机的整体。

线条,以及以线条缔造的“绵延观”,已经深入到中国的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对于“无穷尽”也有不舍的追求 ,给孩子讲故事有“山上有座庙”,与人聊天有令人头晕的“车轱辘话”,就连城市宣传语也有“下一站上海,上海下一站”这样的“回文”。感情里期待地久天长,伟业里向往江山永固,中国人把线条缔造的“绵延观”应用在时间领域时,就自然而来然地化身为“长长久久”了。

中国人的“线性”思维模式常常也会造成自束手脚的困局。一件事情若是在某代人手中做出一些名堂,中国人就会希望它成为可以代代传承的东西,拒绝时移事异的变化发展,不太情愿接受它的自然消亡。若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些走样,就会被一些坚定的捍卫者大骂“人心不古”。这样的“线性”思维模式 ,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守得住根,坏处就是阻碍了变革。

从石器、到陶器,再到青铜、书画、石雕、壁画、彩塑、建筑、舞台等等,中国人在这些领域之中的革新和创造,除了内生力量之外,外部借力所占的比重不容忽视。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所带来的民族融合,随后孕育和缔造出盛唐的繁华。体现在工艺美术领域,这种被迫打断、又熔于一炉、再接续血脉的例子,在历史中还是能找得到其他印证的。蒋勋老师应该说是在关键处帮我们“拎了一下”大纲,余下的关于这个方向的思考,其实我们每一位读者可以结合自己个体经验来进行充实和丰富,让那条若隐若现的线,变得更加清晰。

我觉得,把一本书读“活”了,不止于理解创作者的表达,而将创作者表达与个体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机的链接,在个体经验中找印证,在生活实践里找答案。一本书所能给我们的通常就是一个“点”,我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将它连成了一条“线”,尔后又在我们的具体实践中将它编织起来,成为一个可能为我们所用并且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打捞到什么有所收获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