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没读之前,内心里多少有些抗拒。猜想自己会因为对于“狭窄赛道”的知识匮乏,从始至终都会与这个作品隔着一层;又顾忌“口述史”如此被人“嚼过一遍”的文字会不会没有味道。
带着如此的抗拒,揭开封面往里走,沿着字里行间的悠悠岁月回溯,却又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读进去了。
虽然书中提及的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对䍿我而言仍旧停留在只知道“如雷贯耳”却失真不存“任何细节”,虽然对于年代、技术、社情、情怀之类的东西,读完之后仍旧是“朦朦胧胧”的,但我却在字里行间里,故纸书页外,发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最为朴素的“情感面”。
百岁人生,时代洪流,纵使只是开一丿小小书店的,在命运的波澜中起起落落,终究还是有可以“落笔惊鬼神”的着墨处。当然这些提了,但却没有超出我的想象。
反倒是书中的一个细节,让我一下子有了非常强烈的代入感。江澄波去安徽寻书,交通不便的年代,在大年夜前要赶回来过年。几番折腾,到了苏州,已早隔日的清晨。书中有如此一段文字:
家中老人起得早,见到我开门回家,非常高兴。妻子和孩子们听见我回家了,也从屋里头出来,把我围住,簇拥着我进了厅堂。我把从安徽买的糖罐子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打开盖子。孩子们一拥而上,用手指蘸点糖,舔舔手指。
这是再寻常不过的居家生活了,无论搁在一个什么样的年代里,似乎都会出现的场景。就算是看的是《动物世界》,这一幕似乎也很合理且恰当。人生百年,或是轰轰烈烈、或是平平淡淡,真的有机会回头去望的话,如果记住的都是如此的场面,我猜想这人的心里一定有一个字,叫作“真”。而作为读者的我来说,则会被这个“真”字打动,本能地去观照自己的生活,进而感受到所谓的“美”。
除了吸引我的“情感面”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多“技术面”的内容,散落在“叙述往事”之外的一些“知识点”,蓝红本、红印本、紫印木、木活字、铜活字以及各式各样纸张的特质,为什么“宋本”如此难得又如此受到到各方珍视……如此的内容,对于探索欲强烈一些的读者应该更对味一些。
我反而感兴趣一些人的心态,寻书过程之中的失之交臂,珍本往来之中的失而复得,洪流浩劫之中的灰飞烟灭……人要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的变数。江澄波老先生在书中如此谈及:
我见过太多书籍的命运沉浮,总想着,这些书能入藏图书馆、博物馆这样的公藏机构,才是最好的。能够让学者实实在在地使用起来,才称得上物得其所”。
古代的藏书之家都是大户人家,累世书香传家的也有,但更多的则是顶多守三代,书就散掉了。连官宦富商之族都难以守护住古书,使况书店呢?书店也守不住书的。
我曾把书店比作城市的眉毛:对于一个人来说,眉毛看似并不重要,但缺了它,五官再精彩看着也乏味。一个城市不能没有书店。这是我坚持把店开下去的理由。
站在奔五的年纪,读百岁老人的谈吐。我猜想,人最终能够接受美好事物“自然而然”地消失,也许与从“知天命”的角度去理解和认同“人终有一死”或许有几分相似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