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个幌子也是极好的

文图 / 左叔

严格意义上来说,《至味在人间》这本书是一本报章专栏文稿的辑集,它的作者陈晓卿本身就是一位电视媒体人,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前后十余年间在吃这件事情上孜孜不倦,终于成就了这本五味杂陈的书。

从书的后记、作者自述来判断,主导这本书出版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其实是想借着央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来造就一个现象级的作品,然而因缘际会等诸多因素影响了整体运作的周期。

虽然未能达到打着《舌尖上的中国》的幌子“蹭热度”的预期,但并不影响这本书从某个侧面验证了陈晓卿担任《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是一枚资深吃货在一心修炼的路上水到渠成的结果。

陈导演在后记里一直谦虚舞文弄墨并非自己的本行,尤其是隔了十载再看自己年少轻狂之际的文字,免不了有一些当年青涩的感慨,但我却是在阅读过程之中,在笔记本摘录了满满六页纸的他写的“俏皮话儿”。他虽是皖北人,但在帝都游荡了半生,又兼有走南闯北媒体人的身份,言辞之中混着一股子京片子的“贫”。

[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netease_album#:2262003[/hermit]

书中收录的文章皆不长,估摸着也就两千来字上下吧,但我还是极喜欢他在极短的篇幅之中,还有能力调度出“抖机灵”的余地和空间。徐徐地铺陈、小心的堆叠,到了文末之处,拿着包含着普世价值的寻常人事物轻轻地一戳,那些不便说明、不便讲透的地方,便更容易让人看出虚妄的破绽来。

若干年前看过央视里流出来内部联欢晚会的视频,几张熟悉的央视老面也在那场合里远比端端正正站在镜头前有趣多了,更让人觉得那些空口白话都是舆论干预的“幌子”。我猜想陈导这一招“看破不说破”,由着读者自己靠着领悟力去“点破”的招式,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大环境之中练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然,他也有下笔稳准狠的地方:拿千篇一律的高端饭店的“庙堂食物”与他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培养的播音员作类比,那几句话我感觉是黑“北广播音系”黑得最狠的几句了。还有发梦,想做中国近代“食物纪念馆”,每十年都有一个特色,比如三年自然灾害那个馆可以上点树皮观音土,到了最近的十年,可以上个空盘子,盘子里贴张纸条:根据当地法律,您点的菜无法显示……

其实从上面举出来的两个例子就能看出来,《至味在人间》并不是一本完完全全只讲美食的书,美食在这本书里的作用就是一个“药引子”,陈晓卿借着这个“药引子”讲他的乡愁,讲他对于旧时岁月的怀念,讲他在居家生活之中的情感寄托,讲他对于这个世界的不解和困惑,讲他对于现状的不满和忧思。

比如《白塔寺涮肉群落》是旧时知音在人生际遇流落之中四处散落之后的缅怀;再比如《台北一条街》其实骨子里是对电视媒体风光不再的一种叹惋,《吮指之欢》骨子里其实说的是人类所谓的文明进化与天生快感之间的天人交战,而《一坛酱,四十年》则是结结实实刻在骨子里的乡愁。

我跟陈导演一样,也不敢妄称自己是写作者。读得越多,我越觉得自己处在一个眼高手低的状态之中。读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虽然在我眼里,美食只是这本书的一个“幌子”,但它高度的凝炼为一个比较核心的主轴“概念”,再看看我这十好几年写的洋洋酒酒的东西,却没有一个漂亮的“幌子”能够将它“核聚”起来,形成面地出版商需求“拿得出手”的文稿,这大概是我最近一个阶段需要面对且不断精进技能予以克服的问题。

陈晓卿,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后,入职中央电视台工作至今。1991年开始拍摄和制作纪录片,作品有《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百年中国》《一个时代的侧影》《甲子》等。2012年,领衔制作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广泛关注,后陆续在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播出,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年度话题。因对各种食物不加挑剔的热爱,且热衷搜寻平民美食,朋友戏称为“扫街嘴”,十余年前开始在报刊写作美食文章,《至味在人间》一书即此前文章的首度精选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