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守望者计划”,全称“敦煌文化守望者计划”,据介绍是一个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以文化保护与传播为目标的知识赋能型文化公益行动。
这个项目由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联合发起,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招募来自各个领域的十名志愿者参与这个项目。据这本书的作者蒋理介绍,他能够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经历了“三轮考核和两年的等等”,才最终“幸运入选”。
作为讲解员“体验营”式的项目,我非常好奇参与最终入选的十个人是什么来头,有什么能耐。好在蒋理在这件事情上并不含糊其辞,在这本书的第28至29年,他花了整整下个段落的篇幅介绍了一下。我大概归类了一下,有艺术考古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有文化博主、有高校老师、有互联网大厂的顾问、有英语面试官,还有像蒋理这样一位前媒体人,现文创空间运维者的身份。
如果从这一期(第3期)人员构成的“随机分布”来看,单凭一腔热爱应该还蛮难拿到参与“门票”的。除了参考者自身修为和积累有能力“够得着门槛”之外,我感觉作为项目的运维方应该也有对于参与者的自身影响力,在“传承”和“传播”这两个维度上的能力,应该也充分的考量。所以,我觉得蒋理的这本书《敦煌守望四十天》恰恰就是这两个维度能力考评结果的直接体现。换句话说,有什么比出一本体验式的书籍更好的宣介方式呢?
这本书是“日记体”的,以一个“介入者”的视角、“热爱者”的情怀、“学习者”的心态、“游历者”的身份来构建的,跟此前读的《我心归处是敦煌》的厚重感比起来,是要浅一些的,其中也会穿插一些文史艺术的“知识点”,但也是停留在“点到为止”的层面上,作为旅行做路书的“前介”或者归来写游历的“成果”,倒也是恰如其分的。
为了能够“通过专业化培训实现莫高窟需求与文化志愿者能力精准匹配,进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创新”,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很多“困难重重”的“关卡”,参与计划的志愿者需要通过一项一项考核,才能“通关”担起带队讲解的重任。一个洞窟一个洞窟的讲解考试,既考验知识的积累,也考验应变的能力,其实更考验逻辑架构和懂得取舍。这样的“任务设置”,让我忽然有一种想要劝某台开档文史综艺项目的念头。比出一本体验式的书籍更好的宣介方式,可能就是直接做一档综艺节目吧?
像求职类的真人秀那样,直拍参与者的表现,甚至还可以请些几线开外,比较闲的艺人来参与一样。请文化学者、旅游业从业者、艺人再来回看这些项目参与者的表现,即时做出一些点评,再去补白那些镜头语汇无法交待清楚的文史艺术的知识点。我倒是不太担心招商立项、收视口碑的问题,我比较担心的事情,就是一旦摄制团队进场了,因为拍摄的需要,架灯、铺轨等技术操作就再所难免,在这个过程之中,如何保证文物的绝对安全呢?
这么看来,这个项目可能已经有人想过了,但估计也是跟我一样,一想到要走主管部门报审这一关,估计就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这么看,还是出一本书安全稳妥,更好一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