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文化课:“何以中国”的内核究竟是什么?

冯友兰 等著 / 西南联大文化课 / 天地出版社

文图 / 左叔

在我的认知里,“文化”一词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既可以包涵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同时也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以有微观上体察。大概是怀抱着这样的期待,我所向往的《西南联大文化课》应该是一个“洋洋大观”式的作品。但这种以“各家”“讲义”“节选”为素材,集辑成册的作品往往因为缺乏系统性,让人能够从中读到诸多的“闪光点”,却没有办法拉阔视界看到“整个银河”的璀璨。如果真心想要读深悟透的话,可能还是要想办法去细细读一读“各家之说”。

把时间倒推到“成书”的当年,我们其实是可以在字里行间里读到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之中,以学者为代表的文化思潮的衍进与变化。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以及人间悲歌之中的血泪、反思,都是历历在目的。然而,有生命力的文化必定是具有某种程度开放性的,能够在保持自有特色的同时,吸纳和融汇外来文化的优质养分。在以雷海宗为代表的这些“民国大家”眼里,我们的文化本质上就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海洋文化不断互鉴融合的过程。

雷海宗的“一家之说”,将中国四千年的历史分为两大周期,第一周期是由最初至淝水之战,这个阶段是“古典的中国”,第二阶段是“胡汉混合”“梵华同化”的“新文化”。虽然无论在民族血统上或者文化意识上,都可以说中国的个性并没有丧失,但外来的成分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感觉每个历史阶段,对于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各界似乎都有一种隐隐的担忧。“成书”的年代如此,放在今时今日,类似的观点表达,似乎也不鲜见。在我看来,有警惕意识是好的,但也要看看大势所趋,反而走向固步自封的境地。

冯友兰 等著 / 西南联大文化课 / 天地出版社

对于文化“稳定性”的期待,往往会引导我们去深究,“何以中国”的真正内核到底是什么。在《中国的家族》一文之中,将“大家族”“宗法”视为稳定的基础。“皇帝轮流坐”的二千多年里面,大家族是社国家的基础,这也就是后世概括的所谓“家国天下”吧。“大家族是社会一个牢固的安定势力。不只五胡之乱不能把它打破;此后经过无数的在小变乱,社会仍不瓦解,就是因为有这个家族制度。每个家族,自己就是一个小国家。每个分子,甚至全体分子,可以遇害或流散死亡,但小国家制度本身不是任何暴力或意外的打击所能撼动的。”

这些表达,都是站在“成书”当年的形势之上的。如今社情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家庭的结构开始趋向“核心化”,人口的流动性增加,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也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破解,在文化交流之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的“大量输入”,也看到了如今高光的“频繁输出”。隐忧渐渐地成为某种自信,但如今我们是以什么样的机制作为文化的“稳定器”,好像还没有机会读到与之相关的学术探索。

社会学、人类文化学这些文科专业,在高考这道门槛处渐渐走向没落,似乎也鲜少将对这些变化的关注放在了明处,渐渐地成了某些小圈层里面去琢磨的事情。这件事情反而会让我觉得对于未来而言,未必见得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