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圃花开 领取而今现在:听懂已是曲中人

文图 / 左叔

说实话,这本书的标题是一时难解其意的。“小圃花开”相对容易一些,说是描摹现实也行,说是譬喻人生也好,总归是有一个“落脚点”的,可“领取而今现在”则难了许多。“领取”这两个字带着“计划经济”的色彩,“而今”与“现在”在我乍看之下又很近似,当这六个字都放在一起的时候,那种不明不白就完全是飘在半空中的状态,一时还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宗璞,是哲学大师冯友兰之女,茅盾文学奖的得主。这一两年,她更为公众所熟知,多半是因为她的作品入选了“教本”或者“阅读书单”。现实世界之中“应试取向”也会延及至诸多领域,一个写作者的“名声”也逃不脱。不知道,这应该算是教育的成全,还是教育的悲哀。

读完,我更倾向于这本书所收录的绝大部分应该是宗璞晚年的作品,因为下笔有诸多的持重感,表述人间草木时也有几多伤感,讲及故人尘屑时也有几多缅怀。在这本书里,我觉得有几个比较高频的字眼:亲情、北大、清华、植物、阅读……散落在写校园、记花草、记人、记事等六个章节里面,成了隐匿在其中的伏线,避不开,也绕不过。

名门之后,常常拥有令人艳羡的视角。那些曾经出现在纸面上的人名,会以寻常生活中的叔伯姑舅、同学玩伴的身份出现,而更多被后世不断的转载、复述、加工、再造的历史典故,对于他们而言也是稀疏平常之事,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亲历者,更是有能力还原细节的讲述人。在宗璞的这本书中,我也有幸读到了她与汪曾祺、朱自清、闻一多等人物的交集。

与这些人物的作品留给我们的印象,与那些专著传记概述一生的体量相比,名门之后笔下的那些“惊鸿一瞥”,往往更拥有“细节的力量”以及宛若寻常人的“烟火气”。

其实大可不必都成为那些散佚掉历史的补证,作为读者,我想要的是那个血肉丰满的人。比如汪曾祺在太湖船头写在半截香烟包装纸上的短诗,再比如闻一多传世照片烟斗上的那个小女孩,还有朱自清日记里那个常常借钱借米、略有一些谦逊自卑的男人。

书中的《报秋》,将题目中的“不解”,做了一个阐释。“领取而今现在”出自“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宗璞在书中提及,她将“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可是这一篇往后没有几页,便有一篇《告别阅读》,提及她生了眼疾,复明困难,终将面对衰老,不得不与阅读这件深爱的事情作别,联系到此前章节里面陆陆续续读到的母亲、父亲、小弟、爱侣等诸多好友亲朋辞世祭奠的内容,忽然便明白了,觉得“往前走的一条路”是每个人都必经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宗璞一样,站在某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