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概论:骨子里是有这么个调调的

王卫平 主编 / 《江南文化概论》编委会 编 / 江南文化概论 / 苏州大学出版社

文图 / 左叔

因为是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所以在没有打开这一书之前,总有一丝丝为苏州“捧臭脚”的担忧。读完厚厚的六百多页之后,发现“其实还好”。

虽然免不了会有对苏州的的溢美之辞,但过往的历史积淀的丰厚以及如今现实的支撑,让这些“溢美之辞”能够撑得住。

或许是国人骨子里的谦逊吧,有些时候“自夸”多少有一些不好意思,倒也不是“不自信”,反倒是有一种“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的淡然。苏州,或者说江南,骨子里是有这么个调调的。

《江南文化概论》所涉及到的“文化”的概念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更为接近为“文明”,几乎是包括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诸多内容,不必细细推敲也知道这一定是体系庞杂的作品,涉猎的范围是极为广阔的。编委会辟了很多章节,但受限于一本书体量的限制,很多内容也仅仅是点到为止。

参与编撰的很多创作者都是在这些领域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从“固化”学术研究成果的角度来看,这个选题可能做一辑系列丛书,除了专论的部分可以“展开来”细细讲透,还可以对于一些历实资料再辅以图片或者扫码链接到互联网多媒体资源或许更好一些。然而,受限的因素必定很多,也必定不能以我这么个一个读者的想法为出发点,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这几年,我也动笔写了一些与江南文化相关的短文章,很多时候都是在浅层和概念之间腾挪,词穷的时候觉得自己没有足够多的常识来支撑。看到更多的是显性的、表层的东西,落在纸笔上的内容也只能停留在这个层面。

这本书给了我一些触动,除了“疆域”的问题之外,还有交融借鉴的问题,衍进迭代的问题,适应匹配的问题。这些东西更像是我在最近一个阶段“着魔”的养植物一样。植物没有养好,其实植物是没有什么错的,只是我们将它种在不合适的问题。光照强度不合适、通风水肥不合适。

地域文化与其底层的支撑,本质上也就是环境造就、彼此影响的一个关系。

如今,我们强调文明的互鉴,文明的美美与共。但事实上,有些东西的消亡是不可阻挡,或许它会以更为深层次的东西内化在“骨子里的调调上”,但现实层面的、表象的部分是“注定要消失的”。

翻看历史,过往消失的文明也不再少数。华夏五千年文脉持续,我们如今还能读得懂两千年前语言文字,已经算是极为难得的了。关于江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其实在这本书的最后部分也有探讨,视野也是足够开阔。很多时候一个东西的鲜活,是仍有现实的价值和用途,无论是审美上的功效,还是实用上的堪任。

如果只是“存其皮毛”,最终还是抵挡不了消亡的结局的。

江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地域文明,流域文明,独特的气候条件,肥沃的冲积平原上诞生的一切造就的瑰丽与绚烂。

在北纬30度线附近,在容易“拔干”的西风带上,在普遍都是干旱荒漠的一众地表环里之中,因为有高高隆起的珠峰改变了大气环流,造就了一条绵延千里、向东奔流的长江,在绿野千里的生机勃勃中孕育出了早期的文明。然后就是后世游牧与农耕的征伐战火之中,中原文化的不断“南渡”为它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尔后又因为进入“大航海时代”由水路与整个世界牵手。如今,历史又翻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一页,江南文化能否将“骨子里的调调”保持住?它在时代新浪潮中又将走向何方?

一个文化或者某种文明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个不断被滋养、一直在吸收、始终有成长的姿态。一定是一个“活物”,“活物”嘛,就是应该有自己的主张,有持续的代谢,有旺盛的成长的状态。这些更应该成为江南文化“骨子里的调调”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