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我有一段时间对她略微有些嫌弃。诸事都在往前,而只有她还停在原处。喃喃自语,自圆其说,在文本上设置重重壁垒,有意将精神世界与物质层面进行切割,出于某种自我保护,情绪被架空在细节之外,故而很难让人走进去。买她的书,读她的书,更像是生活的某种惯性。仿佛出门碰到邻居,会本能地点点头一般。
读这一本《清冽的 内在》感受要很多。她成不成长,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在经历了诸多的难读的文字和人生之后,我自己必定也是成长了。而她,也坦然地步入了中年。中年是熔炉,精神的压力,肉体的裂隙,责任的追逃,人情的围剿……俗世万箭穿心,人在这个阶段更为懂得“还是清简点好”。
人生的不同阶段虽有延续,但终究还是崭新的。面对衰老,我总是期待未来某天在认知上的新生。解了某个困扰多年的疙瘩,或者放下某些深埋多时的问号。不在执着于某些事情,也知道芸芸众生之中的自己,能够做的或者能够做好的事情,大概也就是这些了。
在这本书内封的封底上,印了一行字“在每一个瞬间之中持到真义”。人工智能不断涌现“爆款”的当下,真的不知道自己用“脑力”写下点什么,在未来的某刻是否还有机会。引以为傲的思考或者独特性,在未来可以不断完成“创新”的算力支撑下,是否还有“绞尽脑汁”的必要。
人是需要同类的动物,需要在相似性中找到安全感,也是需要跟自己达成某种自洽的动物,在说服自己的过程中,为自己的独特性找到恰当的借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觅得感”,但也是非常浅薄的。浅薄的原因,是我们虽然面对相似的问题,相同的困境,却有各自解答问题的一套办法。我们捕捉到生活里的深入思考、情绪价值,但记录下来的主旨方向和文本控制,永远是不太一样的,为别人提供的情绪价值的能量,同样也是不一样的。
人,可能更多的还是关照自己。自语式的创作,倾吐感的表达,应该都是“殊途同归”的吧。想要点破那些隐匿在瞬间的真义,却又发现自己的无力,无力将内心中的感受描摹透彻,亦无法对他人的内心世界产生撼动。不,哪怕是振动,或者是触动,都是挺难的。
将漫漫人生置于沧海桑田里看,只是短短的一瞬,碳基生命自认的“真真假假”,可能终究无法突破“圈层”。所以,还是拿“真义”自洽,不必再拿出来“度人”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