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是表达者无法摆脱的宿命

文 / 左叔

相信每个人都是被人误会的经历,明明自己只是下意识地讲了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居然也会被人曲解成其他意思,再经过“以讹传讹”的发酵,最终就成了自己摆脱不了的困扰,被误会吞噬的感觉非常不好。

这一类困扰,与那些“无中生有”的造谣又有一些不同。想要否认那类“无中生有”的相对容易一些,而这些困扰想要否认就特别难,难就难在起因是自己确确实实讲过那番话。你很难有机会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解释自己当时不是这个意思。如若真的这样做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还要更重一些。

年轻的时候读安妮宝贝的书,她讲自己对于写作的态度,常常说自己一旦写完了,这个作品发布出来了,面对读者了,这个作品就与自己无关了,评判和解读都是读者的自由。身为一个公众人物,没有颗强大的心脏是不行的,既要担得起掌声,又要抵得过讥笑。娱乐圈一眼望过去,谁不是过着这样的日子

只不过,在我读她的那个年纪,只会觉得这个“作派”略有“装”的成分,怎么可能就无关了呢?我至少有十来个论据可以反驳她,比如:既然无关了,那么稿酬要不要收呢?但在反驳的同时,我也有意识到,这个论据只是抓住了“表层文本”的意思,却无关一个人面对批评时内心的笃定态度。

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我才会慢慢地意识到,她当年的言论里是有一种对自己的笃信,有一种不为所动的坦然。本心果真如此,其实是不会发慌的,若非被人言中,才会急于澄清。事情就是这样子的,我也就是这样子的,人只有笃信自己之后,世间所有伤不了自己的部分,最终都会变成成长。

我们容易陷在具体的事情里面,无法超脱,可是一个人一旦能够跳出自身的局限,站在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待个人遇到的磨砺,就会拥有某种“超脱”,进而会收获平静。比如,就写作的生态来说,一个“畅销书”作家需要有争议、需要被讨论、需要常常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这是写作成名这条路的另一面,虽不情愿但也要接受的一面。

换到职场环境里面,对于混迹在职场的你我来说,我们没有让自己常处争议“引流”的需求,但常处争议的处境多多少少是一个警醒,除了提醒自己谨言慎行之外,还能及时提醒自己反思,是不是无意之中占了别人资源、挡了别人道,这才惹出一些口舌是非来。

有没有人办法,完全杜绝误读曲解的发生呢?答案应该是,不可能!

扎西朗姆·多多也曾说过与安妮宝贝类似的话。她说,语言和文字真的是不可执取的东西,当一句话说出来或者写下来,它就不是你的了,你必须允许别人任意解读,甚至误读。所以我最想说的话,其实在我开始的一刹那就已经说完了。

我们在积极争取和捍卫自己表达自由的同时,其实也是要尊重别人解读它的自由。我们虽然常常被他人误会,但事实上我们也会常常误会他人。人不能搞“双标”,而且很多事情一旦落到“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恶性循环里,空耗了人生、浪费了人情,才会真正演变为无法摆脱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