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形成:终将要奔流入海的大河

李怀印 著 /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实践社会科学系列 / 黄宗智 主编

文图 / 左叔

首先,这本《现代中国的形成》是一本打破我固有认知的书。在历史叙述和问题归因上,都有突破我在原有教育体系中所接纳的观念和逻辑,给我了一个“他方视角”的参照。相信这一感受,对于很多跟我有类似成长经历的读者来说,应该是最为强烈和鲜明的。

有一件事情,确实挺可怕的。人的“固有认知”是个极难扭转的东西,而且“包容性”“接纳度”都非常得糟糕,遇有跟“教科书”表达有出入的地方,就总有股子想“撸起袖管下场干一架”的冲动。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在不停地反思,过往的教育是如何将我塑造成如今的模样,以及我还没有可能以更为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消化、补足“固有认知”缺失的那些边边角角,还有就是现如今的“语境”里,这样的表述是否符合“三观端正”,有没有被攻击的可能性。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两个年份,1600和1949,中间还有一根小小的、短短的横线,连接起两个年份。1949,很好理解。1600,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要想一会儿。这大概就是我们表达语境里,比较缺失的那个部分。在我的固有认知里面,历史叙事的起就,是另外一个年份,1920年前后。《现代中国的形成》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将中国历史进程里不断“试错”的时间跨度拉长了,拉长到想要“向天再借五百年”那位主政之前。在这么宏大的背景之下,试图说清楚一件事情就是为什么中国要“不走寻常路”,一定要挑出一条跟谁家都不太一样的独特发展路径。

要看清万古奔流的江河流域,可能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那个源头。然而一本书的体量有限,截取进程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也许就像长江从某个节点往下游去,会被人称之为“扬子江”是同一个道理。

这本《现代中国的形成》的行文风格,确实是偏学术了一些,但幸好行文比较缜密,又始终扣住了自己的核心观点,不断地去反复论述、演绎推进。

抛开概念、主义、机制、变革、征伐、侵略等诸多内外的因素,在形成现代中国如今格局的“问题归因”上,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泱泱中华大地数百年间不断试错的结果,就是证明了最有效率的财政军事运作机制哪一种更适合这方热土。最终,一定是会有效率的机制占了上风,近而塑造出如今的格局。而这样的机制形成,既有后果,同样也有前因。机制的孕育,同样也离不开历史的沉积,也就是从1600年以来就不断被定型、塑造的现实格局。

就如同身在河网密布的江南,盘根错结的支脉,往往让人困在迷局之中,分辨不清方向。需要有一个鸟瞰的航拍视角,才能在粼粼波光之中找到最为清晰的那根“主动脉”。当然,叙事者永远都是会有自己的“第一视角”“主观立场”。这本书的作者,学者李怀印也在书中坦言:研究历史最艰难也最有趣的地方,是区别正在发生时那些亲历者对当下事件的参与、认知和愿景,与事后人们——包括历史书写者——对往事的建构,以及他们加在历史行动者身上的各种标签以及所臆想的历史“过程”及其意图。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水往低处流”这样动能是定数,而由此塑造出来的万千变化的地貌,是不太能经得起倒回去推敲,当时“水为什么会这样流”的。必然是有主观原因的,但“主线人物”在时事当下的“第一反应”,可能更为关键一些。事后看,附会上主义、观念、口号、标签皆有可能,在只能看得见身后,看不见未来的当下。我相信有“天才”“先知”,也相信因为某些想要自证的动机,塑造出来的“天才”“先知”。

这本书强调的,现代中国形成的“基础”,极有可能是在过往被我们的忽视的。我们对清朝的印象,往往被固定在“积贫积弱”的刻板之中。在世界变局之中,因为要应付地缘政治的变化而导致的新增开支,它对财税模式和机制进行了革新,也正是因为这个“什么都抓在手上”的权力流失之后,也会后面的“分而治之”“混战争权”埋下了伏笔。在此后的不断试错之中,最终那个更为高效、更为集权的方式,取得了成果。

还是那条终将要奔流入海的大河,在陆地上蜿蜒,不断地寻找突破口。低势,是方向,也是动能,同样也是禁锢、也是束缚。混沌之中,破局的那个留下的轨迹,最终被我们命名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