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之美:矗立于人文的莽原

陈从周 著 / 古建之美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文图 / 左叔

老先生治学严谨、笔力虬劲,在这本《古建之美》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遣词造句的意韵略微有些古朴,对于这几年习惯了以“轻快”的风格,面对“传统文化”选题作品的读者而言,在阅读体验上多少还是会有一些时代的隔膜感在的。

很多沿革和典故,若是不讲,可能也就淹没在世事变迁当中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拙政园鸳鸯馆的布局。

身在苏州,拙政园前前后后去了二十几次。对于位于精华处的鸳鸯馆,长久以来都有其与古典园林之间存在某种“跳脱感”的疑惑。

“今日补园所存建筑,唯倒影楼为旧构,余皆张氏修葺;鸳鸯厅本无,其处为一河埠,置一浮舟,太平天国时曾于此处决罪犯,后建此厅,极尽华丽,因地有限,厅大遂将厅之北部挑出水面。”

虽为一体,却有差异,就像已经成稿的画作里,又由原作者在构图上,补上了几笔之后,所呈现出来的质感一般。这本《古建之美》很好地帮我打开了类似的“绳结”。

老先生所在的同济大学,是国内建筑学领域排名非常靠前的学府,但以我的认知来看,在同济大学可能相对“显学”一些的,会偏向于营建方向的,用什么样的技术,怎么去建,几首都是属于工科的专业,而像陈从周老先生这样偏向“史学”,去研究古建筑的结构和沿革的,通过结构和工艺来判定历史建筑遗存的年代和风格,总体来说还是要归类于文科方向才是更为妥当一些。

塔在中国的古建之中,是一个非常标志性的存在,也是一个融合了诸多文化要素的建筑。在这本书当中对于一些塔的研究,比如“上海有十一座古塔”,这些都是极具价值的。当然,看到扬州法净寺、平山堂的时候,就会觉得旧时的回忆被重新唤醒,感觉非常亲切。

这本书所收集的很多文章,原先是刊载在同济大学学报上的,前后的时间跨度也是有一些的。从序言来看,这本书的出版,倒也不像是老先生夙愿以偿,反而更像是门生们的某种惦念与传承。

有形的建筑,穿越历史的烟尘,仍然立在物质的莽原上。无形的文字,同样也是如此,一位学者就是一座山峰,山脉连着山脉,人站在人的肩上,连绵不绝的,也就铺就出一片人文的莽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