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片星空之下,彼此隔绝的人类早期文明,面对漫天星辰有着各自的表达,并且形成极富特色的文明形态。
虽然这些表达在细节上,可能会略有不同,但当我们拥有了站在人类文明史上更为宏观的视角之后,就能轻易地发现这些表达之间仍然有着彼此相通的地方。这是我读《星辰的故事:星座与人类》这本书之后,收获到的最为直接的感受:一衷更表,美美与共。
这本书,在一开始便向我普及了一个人类认识领域一个常识。“我们的大脑就是图案识别专家。心理学家管我们这种总喜欢在随机数据中寻求统一的癖好叫空想性错视。我们的大脑总是试图在陌生的图案中发现熟悉的事物来消除随机性带来的紧张。”
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有私人经验的,可以上溯到我读幼儿园的阶段。
午睡醒来,周遭却还是安静着的,一个人只能憋在那里不敢动弹。这段难熬的时光,捱过去的办法,通常便是盯着墙壁上、蚊帐上光影发呆,尽可能地将它们想象成有趣的模样,一张脸、一片树叶、一辆脚踏车。
类似的情况还有,小时候坐在运河堤上看晚霞,就像歌中唱的“苍狗与海鸥”那般,那云霞与光影也是有着万千变化,有非常具象的实物造型,也有乍看之下波光粼粼的几何图案。
在知晓这个常识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身处其中的时候会有随机性的紧张。我只是觉得看着光影或者云霞发呆,将它们随意想象成自己以为的样子,是一件令人心特别放松的事情。
如果这套认知理论可以覆盖整个人类文明的话,我猜想身处早期文明的人类应该与孩提时代的我一样,面对漫天星辰将它们想象成自己认知边界里可以接纳的、熟悉的事物,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某种自洽。
虽说是在同一片星空下,但身处的地域不同、经纬度不同,视野所及的星空也是不一样的。即便是视野出入不大,将随机分布的漫天星辰用周遭的熟悉之物来比拟,也会产生地域化的差异。所以,这本书中提及的很多故事都是具有独特性,既能体现某种文明的价值取向等精神领域的因素,也能透过仔细分析得出当地的物产、地貌、气候等客观因素,特别综合。
这是它们之间巨大的不同,而它们彼此相似的地方也特别显著。对星辰的观察,几乎所有的文明都在诉求它们能够呈现出某种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建立在时间流逝之上,是对生命形态消亡的不断反思。
草木一秋,北雁南飞,四季轮回与星辰起落之间慢慢建立了规律性的联系。人类将文明建立在这种规律性的认知之上,同样也建立在对未来的期许之中。这本书里所提及到的文明都在讲各式各样的故事,但故事的源头大概就是这些,也只能是这些。
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所以对于我而言,对这本书的另外一个期待就是,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是如何看中国古代文明之中对于漫天星辰的自洽过程。当后世的他们,跟当今的我们一样,在重新解读这些故事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以讹传讹,或者主观臆断的问题。
比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再比如“银汉迢迢暗渡”等等已经融入我们群体意识之中的星辰故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的认知里会产生怎样的碰撞。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包容和开放的视角,我觉得这也才是书中相对珍贵的部分。尊重彼此的视角差异,欣赏各自的文化特质,并以此为镜鉴更好地看清自己所属文明的漫漫来路。
应该没有什么比打开格局更有收获的了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