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岁时记:一口鸳鸯锅

焦桐 / 蔬果岁时记 /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文图 / 左叔

印象之中,上一次读与“吃物”相关的书,还是作家蔡澜的《活着,就要尽兴》,字里行间里透着一股子潇洒、爽利的劲道。读焦桐这一本《蔬果岁时记》的感受,与那一本完全不同,文风是细密务实的,透着“老一辈”文字工作者的那种缜密的心思,可是我仍旧会时不时地想起蔡澜来。也不知道这二位,在现实之中,是否曾经有过交集。

在没有百度、知乎、B站等互联网产品之前,印刷品是我们在口耳相传、耳濡目染之外,唯数不多获取新知的途径。与互联网时代的写作者相较,“老一辈”的文字工作者多少都有一些“吊书袋”的习惯,讲讲典故失事、讲讲来龙去脉。哪怕是写“蔬果”的散文集,字里行间中还是要有“知识”承载的功能,这大概是“老一辈”写作者们并不自知的使命吧。

比如,焦桐先生在文中就借学者聂凤乔的引用,成段地陈述了已故农学家石声汉的分析,断言胡萝卜乃汉代由丝绸之路传入:凡植物名称前冠以“胡”字者如胡荽、胡桃,为汉晋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如海棠、海枣等,为南北朝由海外传入;冠以“番”字如番茄、番椒、番薯等,由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来;冠以“洋”字的如洋葱、洋芋、洋姜,为清代引入。

换作是互联网时代的写作者,遇到如是需要“解释”“细说”的内容,大概率不会如此操作。互联网时代的写作者习惯性地“埋梗”,即使与读者之间隔着难以逾越的“圈层”,也不会选择这种将话说尽的方式显得自己过于“好为人师”,而是留下一些线索给有需要的人,只要对方是感兴趣的,对方就有可能借助互联网应用,找到“破梗”的办法读懂其中藏着的深义。世情变化的影响,在文字风格上的分水岭,往往便以这种不易觉察的方式,留下一道深深的印迹。

这本书除了知识的密度之外,还有情感的浓稠度。“任何食物到了传统文人笔下,总不免赋予道德情操……”,这大概也是这本书字里行间里的时代印迹吧。情感方面的浓稠多半是因为汇聚了多方的情感。既有乡土之爱,这是根植在华人血脉基因里面的东西,关怀脚下的泥土,生息于此的根基;又有人伦亲情之爱,很多吃物都关联到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总免不了会写到至亲之人,跟与外婆、与母亲、与妻子、与女儿的互动里,很多蔬果被赋予了不一样的价值和意义。

再有便是惜物之爱,这里面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怀,有对传统劳作的爱惜,对于原种保护的关注,对于农产创新的期待。这个情感面向,跳出一人、一家、一地的小框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博大,此类情感虽然在传统的创作之中也会时不时的隐现,但在这本书中是值得单独拎出来讲一讲的。

合上这本书《蔬果岁时记》,我仍然会想起蔡澜来。都是写“吃物”的作者,不知道有一个比拟用在两个人身上是否恰当。一口鸳鸯锅,蔡澜是麻辣鲜香,红汤的那半边;焦桐是菌菇浓汤的,白汤的那半边。各有各的成长背景,也各有各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