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阅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各位好,我是阅读推广志愿者左叔,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聊聊阅读,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当我们谈论阅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可能已经有一些朋友从这个题目《当我们谈论阅读时我们在谈什么》中已经感受到了一些什么。是的,这个分享的题目是借鉴了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本书首版于1981年,一共收录了卡佛的17个短篇小说,讲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并不太如意的生活。

讲到这里的时候,我有留意到,当我说到卡佛的名字,当我念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现场总归会有一些观众眼神里是闪过一丝丝茫然的。可能是没有听说这个作品,可能是对这个作者不感兴趣。

是的,这几年我参与过大大小小的阅读推广活动大概有一百多场,本地的、外地的、图书馆、电视台、书店、高校、社区、社会组织等等,无论是哪一层级的主办方组织的活动,我都会一直碰到这样的状况。当台上的分享讲出一个自己感兴趣、以为是众所皆知的例子的时候,总归会有一小部分的读者和观众是无法覆盖到的。

这种状况时刻在提醒我们,阅读永远是件“私人”的事情,阅读也永远是件“孤独”的事情。你在一个人口基数不是很大的城市里,是很难碰到真正的阅读兴趣点相似的同好的,即便是碰到大家都读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作品、或者像《人生海海》这样的畅销书,每个人也会因为成长环境、个人学识以及生活阅读对同一本书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大家的共鸣点很难在一个频率上。

既然差异如此之大,既然我们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去做阅读推广、我们去组织阅读活动还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呢?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暂时不去探讨它。

我们回到刚刚那本书上来,大家还记得是谁的书吗?叫什么名字吗?对,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是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为什么要反复地提这个作家和作品中的名字,因为这个作品对于这个作品来说非常重要,是他文学生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在这本书之前,卡佛可能只是“十八线”,有了这个作品之后,他一举跃升至了“一线”。

当然,这个作品除了对他本人具有里程碑的价值之外,还在美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重要的标记。卡佛这本小说出版之际,正是美国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萎靡不振的阶段,取而代之的是各类试验性的后现代写作,小说流派多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如“超小说”、“非虚构小说”、“自省小说”和“寓言小说”等等。

当年美国作家的短篇小说集的销售极为窘迫,即使是名家的短篇小说集,也只能卖出去几千本。卡佛的这本短篇小说集如同一针强心剂,为美国短篇小说写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对美国现实主义写作传统的复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他赢得了“美国的契诃夫”这一称号。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出版后,效仿者趋之若鹜,卡佛成了美国继海明威之后受到模仿最多的作家,那一时期美国文学杂志经常收到被编辑戏称为“卡佛式小说”的投稿。

《时尚先生》杂志曾开出一个现代人必读的书单位,一共只有75本,《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就名列其中。2010年江苏凤凰出版集团,也就是我们江苏的新华发行系统旗下的译林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中文版,同年它的中文版入选新浪的年度好书榜。

说到这里,我刚刚有留心到,后排有观众在我讲的时候,有在刷手机。我想你应该是在百度这本作品,或者是在谷歌这位作者吧。是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朋友 可能都还记得书本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身为社会动物,我们很难不受别人的影响,当一个人向我们娓娓道来,他所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是勾起我们的好奇心,当我们在面对诸多选择感到无可适从的时候,我们也会习惯性地看看别人是做怎样的选择的。

正是这样的从众的心理缔造了流量担当、打造出网红餐厅、也让我们阅读推广、阅读活动有了价值和意义的基础。我们决定不了别人读什么,或者怎样的方式去读以及从可以阅读中收获到什么,但是我们提供了一个人与书籍之间产生化学反应的媒体,提供了让彼此形成紧密联系的链接,这就是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意义所在。

对于我而言,对于像我这样站在台上分享的人志愿者而言,这样的活动同样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这件事情对于我而言是“输出”,我要将我阅读过的内容,经过沉淀、经过思考、重新组织好语言,找到大家感兴趣的切入点,讲述出来。在这个“输出”,我必需要做的功课是“输入”,也就是阅读。没有阅读这个前提,我的这些都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闭环”,以“输出”倒逼“输入”,以要上台进行分享来推进自己更加深入细致地去阅读、去思考。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但好像是有一定门槛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需要上台克服羞怯、需要克服紧张、需要克服忘词等等。

但请相信我,没有一件事情是一个人天生就会的,所有的行云流水都是后天努力积累的成果,当你看到一个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他背后一定有超多嗑嗑巴巴的积累。

我也非常可喜地看到,本地的一些社团沙龙,正在以这样的方式组织线下的活动,让更多的读者在去影响他人之前,先丰满了自己,去致力表达的同时,也在专注提升自己,我想这也是阅读推广或者阅读活动的另外一个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我们听了这么多,参与了这么多,感受到这么多,仍旧对别人分享的、推荐的不感兴趣,同时也不知道读什么,或者觉得读很重要,但是沉潜不下一颗浮躁的心,再或者觉得读书这件事情可有可无,因为这个世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说网课、比如说网上卖得比较好的十五分钟帮你解读一本书等等。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有两个最基本的欲望,一个是求生欲,很好理解 ,活着嘛,一个是求知欲,也很好理解,更好地活着嘛。这两个欲望都指向我们的作为“社会人”的一个最最基本的能力,那就是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在出了社会之后,精进自己比较省时省力更容易掌握的方法是阅读。

前几年,中国新闻周刊在阅读节的时候做了一个选题,采访几位一年读过100本书的朋友,我有幸接受了采访了。当时记者就问了我一个问题,问我一般读什么书。我当时这么回答他的。我说我大概读两类书:一类是知识补足型的,一类是审美陶冶型的。

什么叫知识补足型的?我觉得我们每个人过往的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职场经验、还是人生阅历,共同织成了一个类似网状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有经纬线的,我们也可以叫它“个人知识体系”,它是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基础,也是我们造就彼此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变化的时候,我们会调用这张旧的网去应对它。比如现在5G、现在的区块链,计算机专业的可能想到的过去学过的拓朴图、新闻学专业的可能会想到直播连线支撑。拥有不同的“个人知识体系”的人会用这张网去捞到不一样的东西。

当你某个领域的“个人知识体系”的“窟窿”比较大,什么都没有捞到的时候,而这个领域跟你接下来的个人职业规划、个人发展又紧密相关的时候,换句话,没弄懂可能下一步就保不饭碗了,这个时候你可能就需要去读一些可以弥补这些知识漏洞的书了。当然,你也可以未雨绸缪一下,紧跟时代步伐,除了透过网络了解一些概念之外,还可以透过一些书本都补足一些有深度的东西,把自己的这张网织得更密一些,将来可以捞到更多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等到渡河的时候才想到要种几棵树,等它长大了再去造船过河。

什么叫审美陶冶型呢?就是有一类作品,它们读完了,没有什么知识的补充,也没有什么见闻的增长,它只是在我们心里留下了一些特别朦胧的、模糊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是让我们觉得舒服的,它让我们流泪了,让我们发笑了,让我们的情绪得到了宣泄了,让我们精神得到了放松,它击了我们内心的共鸣点,它讲出了我们想了很久,内心里有所感知,但却没有办法用语言组织出来的话等等。

这些都是审美陶冶型的,它是一种特别好让心灵得到浸润的方式,它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一定会在你人生的某个关键处,如闪光乍现一样闪现在你的脑海里,它可能会帮忙你反思,也有可能会可以推动你更加清醒地认知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选择读什么书,不妨可以沿着这两个方向去做选择,一个方向是你更加从容地面地这个世界的瞬息万变,一个方向是让你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内心的隐秘角落。

解决了不知道怎么选书的问题之后,还有一个最难最难的问题,就是不想读书怎么办?看到书就头昏怎么办?看到字就想打瞌睡怎么办?这些问题其实可以换个思路,就是如何培养一个人阅读兴趣。关于这个话题,有很多派“方法”,什么阅读习惯要从娃娃抓起,什么好习惯21天养成法等等。

展开这个话题好好地聊一聊,可能要单独再约一个时间了,但我觉得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在你能不能在做阅读这件事情中找到你自己的存在。人在多数情况下,总是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投入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如果你能从阅读中,预见到你将来有可能面临的挑战、如果你能从阅读中启发反思过往的一些成败得失,你能从中感受到不急不徐地活在当下的那份坚定。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体验到阅读带给你其他方式无法取代的那种乐趣。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好书,千千万万的读者同样也有千千万万的不同的解读。以上都是我关于阅读这件事的一些浅薄的认知和思考,可能有些有失偏颇的地方。这个世界的精彩,不是你说服了我,你认同了我,大家彼此趋同,而是各自精彩,彼此尊重,和而不同。最后,我祝愿在场的每一个读者,都能在阅读之中看到一个更加清晰的未来,以及一个更加坚定的自己。

我是阅读推广志愿者左叔,我相信在有书的场合,我们一定还会再见的。

图源:娄东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