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一直陪跑怎么破?

Q

入职场不久,一直处在陪跑状态中。比如演讲比赛,总有一两个常胜将军,单位本级还要组织比赛,领导诓着大家陪着演戏,反正比不比最后也是那两个代表单位出去比赛;再比如岗位竞聘,有些人早早就把路铺好了,为了显示公平公正公开,还弄个差额,我们这些人就那个被差的额,陪着把戏演完。这种事情真是闹心,又累心,一点也不想干。

A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一个人如何看待竞争的问题。

竞争无处不在,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它。即便是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也会有亲疏远近,也常常感慨“一碗水难以端平”,更何况是职场这种本就是充满竞争的环境。

接受这一定是充分竞争的环境,同时也请接受也许会有不那么理想的结果。

先说说岗位竞聘这类竞争。竞争机制的制度设计,细细想一下,也有它的诸多“妙处”。它既要兼顾“公平”,还要暗藏“偏心”,没有点“巧思”很难办成这件事情。

仔细回想一下,是不是每一次晋升选拔的遴选“门槛”都有那么一点点不太一样?

一般会先通过条条框框进行“准入”限制,缩小能够参与竞争者的范围,甚至会直接帮“偏心”的对象排除掉最为有力的竞争对手。“门槛”很多时候不是为岗位设置的,而是为人。

如果你“心有所往”,一路追随着每一次的“门槛”设定来提升和改进自己,的确会是比较容易迷思掉自己的,觉得努力这件事情很虚无。所谓的方向,根本不是方向。

不是你不够努力,不够好,是你所有的“时机”还没有成熟。“演戏”也是需要演技的,你就当练练演技吧,万一哪一天轮到你身为主角登台上场,不那么“出众”让人一眼就看出把“公平”两个字给演砸了。

再来说说演讲比赛这类竞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总归有一些自己安生立命的本事。比如演讲比赛中的“常胜将军”,未必件件事都在行。常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容易有挫败感。

事情要不要做,有没有价值,衡量和评估的标准应该是着眼在自己的身上的吧。你的人生不可能永远与他们同一赛场,陪你跑完这辈子所有大小比赛的只有你自己。你也许在这个场子里看起来“永无出头之日”,无论是换个跑道,还是送走前人,结果都会不一样的。

有些职场的必要技能,在位卑言轻时练就好了,不至于机会来了显得慌张,也不至于在有点资历之后,在更大的场合丢脸失望。

最后说一说要不要干。其实就是畏难情绪,觉得这些事情花了精力,但还是看不到结果,付出了很多的“沉没成本”。以前我们常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现在更加觉得,但凡难事变成自己的事之后都不难了,你会想尽办法去试试,不再计较所谓的“沉没成本”。

以上所有建议都是基于职场新人,如果你是一个“旧人”,请趴好不要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