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咖啡因依赖?

Q

蓝某鹿的这一波骚操作也没谁了,圈美国人的钱来请中国人喝免费咖啡,且行且看下一步怎么收场吧。平时看你也经常提到咖啡,你一般都喝什么咖啡?还有你如何看待咖啡因依赖这个问题?

[hermit autoplay="false" mode="circulation" preload="auto"]netease_songlist#:1430224832[/hermit]

A

这问题说来话长了,得先回忆一下。

我跟很多人一样,第一次接触咖啡应该是从“鸟窝”速溶开始,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大概是读书的时候。后来,还接触过某蓝标的速溶咖啡,因为它一直赞助我经常收听的某广播音乐节目。印象中,还勤工俭学做过这个牌子的促销员。

有一阵很流行“某岛”那种的商务咖啡馆,那种地方比较像某人家的“客厅”,很多不方便约在家里的碰头,一般就放在这里了。这种咖啡馆不仅可以喝咖啡花茶,还能吃简餐牛排。

据我的观察,真正意义上的“商务”类别的碰面并不多,反而是聚会、闲聊、打牌,甚至是相亲都放在这种地方。那时候,这种类型的咖啡馆花费不菲,反正一杯咖啡应该可以买一盒速溶的水平吧,有点年纪的男人应该都曾肉疼过吧,尤其是对面坐着不大好看的姑娘。

尔后就是各种连锁品牌的咖啡店进来了,比如星某克,太某洋,还有你提到的蓝某鹿。我觉得连锁有一个优势是品控水平都保持得比较稳定,无论你在哪个城市,哪间店,几乎都能喝到差不多的味道,但是你想要有一些特别的尝试,或者追逐更为特别的品质,或者体验到更多与咖啡有关的附加服务,可能在连锁咖啡店里没有办法实现。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吧。与连锁品牌咖啡店追求趋同背道而驰的独立精品咖啡店,有一段时间感觉如雨后春笋一样一下子冒出来很多,它们千篇一律的模式变成了特立独行的风格。

这一类的咖啡馆我比较偏爱复合店,比如与书籍、与手作、与绿植、与文创相结合的咖啡店,不过这一类别的咖啡店出品的咖啡与单纯只做咖啡的还是略略有些差别的,很多时候去坐坐只是找个歇脚的地方、解个渴、借个厕所或者打发一会儿等人的时间。

以上的都尝试过,现在我勉强算是每天一杯吧,也不讲究。会常常光顾与老板比较熟的独立咖啡店,小城新开咖啡店也会尝一下捧个场;出门在外不知道喝什么时候,也会光顾连锁店但求保险;偶尔落难到什么也买不到的地方,有杯速溶的也觉得很棒。几个比较下,首选还是相熟的独立咖啡店,奶温略高的拿铁更顺口一些。

家里有两个简易咖啡机,一个可以做美式,一个可以做意式。我试过一些豆子,比较偏爱云南高海拔的小圆豆,也许是口味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刚好适合简易机器 。最近一段时间,我只要有空都会带一杯去办公室。偶尔忘记了,也不要紧,不会到心神不宁、呵欠连天的地步,不能算是有咖啡因依赖吧。

从心理角度来看,所谓“依赖”都是成瘾问题,这方面自我的心理暗示起了很大作用。比如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早起发鼻炎时,脸肿得比较厉害,喝一杯美式可以很好缓解鼻涕横流的窘境,后来等到鼻炎不发作的时候,才发现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如果喝咖啡这件事情不会成为自己的困扰,无论是消费上的,或者身体上的,我都觉得咖啡因依赖都不是什么问题。人在某些事情上的执拗以及有坚持,辩证地看有可能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