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记得上一季“辩论综艺”《奇葩说》里有一个“脑洞”辩题事关未来科技,说如果有一天人类被植入芯片后就可以掌握人类文类之中所有的成果,问要不要。那一季因为“撕胯”问题退赛的傅首尔处理这个辩题的提到了一个“拒绝千篇一律平庸的优秀”的观点。
现在不讲前因后果,割裂地来看她的观点,好像是有一点点立不住脚,但是在那个辩论场里面她举了一个例子,她说被植入芯片之后,她无法像以前一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她所看到的是分子、是运动、是压力、是各式各样的规则定律,她无法保证能够与这个世界隔着一层因为“无知”而造就的朦胧美感。
在没有科学之前,我们与这个世界和解的方式是“想像”。比如,我们传统文化里古往今来有多少关于月亮的赞美。它不是“科学”眼中一颗清冷的星球,而人类“想像”里的故事发生地,里面住着“俗事爱情”中因为悔恨离家的女人,寄托着异乡游子眼下风景皆异、唯有抬头才能睹物思人的乡愁。科学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却又“抹杀”我们的因为“无知”而成就的创造。
与上述探讨的方向相反,英国学者海伦·切尔斯基的《茶杯里的风暴》是一本“反过来”求证说明的科普作品。从茶杯之中两种液体搅拌融合到庞大的热带气旋风暴,“似乎毫无关系,但它们相似的模式绝非出于巧合,其中蕴含的线索可以揭示更本质的规律”。这本书里面有大量日常生活中被我们无视细节,而这些细节之中同样包涵着与天地运行相关的基本定律。
这本书的背景是科学常识已经进入公众的认知领域,很多人借助教科书、电视媒体或者互联网了解了一些常识,但对于这些常识的认知却又局限于“上天入地”的科研领域,反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的细节、居家日常生活之中的物理、化学等相关规律选择了漠视,依旧保持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状态。
我知道很多人像我一样都处在这样的这种状态之中。我觉得这种状态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它应该是一种本能地过滤,就像我们欣赏文学或者戏剧作品之中轰轰烈烈的爱情、激荡起伏的人生、发人深醒的箴言,同时也能在平淡生活、家长里短、烟火人间里过好自己的日子一样,我们的能力无法企及或者我们的精力无法兼顾,我们只能选择“割裂”它们来保持内心的平衡。
在这本书“译作推荐序言”之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一个知识,包括理解这个知识,都是很容易的。只要有足够的好奇心,你就很可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如果你只求知而不关心怎么用,那你就只是一个“知道分子”,你只能欣赏和赞叹这些知识。科学知识对你来说跟玄幻小说的剧情没有本质区别,都只是给大脑吃的零食和令人愉悦的谈资而已。
我觉得有个关键词对于我而言是吸引力的,那就是“好奇心”。我们对于悬于天际阴晴圆缺的月亮有好奇心,我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它的时候,我们用想像力来弥补我们的好奇,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创造了已经载入我们文明的绚丽;我们在科技能力尚无法实证的时候,我们用假说来弥补我们的好奇并且去探索更为广阔的天地。
我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有揭示它的“好奇心”。然后,就是这颗“好奇心”引领着我们在科学求知这条“透彻的纵轴”与想像创造这条“朦胧的横轴”之间找到一个崭新的座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