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面对因为无法懂得而注定了的失去

[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英]理查德·道金斯 著 / 卢允中 张岱云 陈复加 罗小舟 叶盛 译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见识城邦 / 购买

文图 / 左叔

你对很多书的好奇心是因为你在阅读其他书籍的过程中一再地见到它的名字。这一本《自私的基因》也不例外,你在其他读物中一再地看到有人引用它,心心念念的结果就是终有一日它会来到你面前。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演化论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这一本《自私的基因》是一本比你年纪还大的书,早在1976年就已经出版了,你读到这个版本是“40周年增订版”,补足了四十多年里学科的进步、理论的完善的部分。这两个部分主要集中在最后两个章节《延伸的表型》,而前面的部分相关的知识点有些经过四十多年的普及已经进入了公共知识的常识领域,更多则是对于你这样一门外汉来说还是“新鲜”的部分。

你相信,和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一样,理查德·道金斯并不是想透过这本书为世人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让我们多一个视角看待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

读完这本书,你对基因这个概念的认知概括起来就是:一段可以自我复制的代码,而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其实都是这段代码程序的载体或者操纵物。它可能有源自单细胞的“瓶颈”,也有可能会遇到“生死轮回”,但它基本的诉求不会改变,就是尽可能多地复制出样本。

你在这本书中接触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觅母”,是单词“mimeme”的直译,理查德·道金斯将它简略为“meme”,很特别的两个连缀重复的音节。这个概念在你初步的认知是超越了生物学科的界限范围的。

它指的是人类文化(当然他也提到了鸟类的极具特色并且能够传承的鸣叫,也许动物也有相应的文化传播)当中具有复制传播能力的概念,你理解当中最常见的就是那些广为人知的各种主义。这些概念透过电视、广播、纸媒、课本为载体不断地复制衍化,与人类产生生物上的链接。他认为人类处理各类觅母的能力是有限的,处理完这个概念直至深入内心其实就比较难以兼容其他觅母了。这些觅母像基因一样在代际传播中获得不朽,这和常常被提及的与时俱进已经非常接近了。

你对这段内容感兴趣是因为你内心当中最深层次的死亡恐惧,查德·道金斯很直白地讲出了这其中落差,再伟大的人物都必得一死,他如果有后基因会在代际繁衍中不断地被稀释,牛顿、孔子这样的伟人最初的基因组也难觅踪迹,令他们真正“不朽”的是他们创造的觅母,从短暂的人类文明史来看,他们轻松地跨越过时间的长河。你也在努力,复制和传播你想要讲的,虽然微弱但却视其为活过的证据。

当然,这本书里也有你匆匆略过的章节,单薄的知识体系无法支撑你读懂与统计、生化相关硬核。《自私的基因》成书四十余年,而满怀你怀期待而来,却又不得不面对因为无法懂得而注定了的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