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一个月之内追的第二本祝勇的书,上一本读的作品是《故宫的古物之美》,那是一本图文集合的作品,在万千之中挑出几个极具特色的古物做为串联,总体来讲是详略得当、体例结构完整的。
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上一本书中所呈现出来的“电视散文”解说辞般的语感,比较适合我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偶尔会喜欢读出声的读者。因为有上一本好感的延续,所以才能了这一本《纸上的故宫》阅读机缘。
刚破卷开始读的时候,会有许久未见的畅快淋漓感,一度让我在朋友圈里感慨阅读过程中秉烛不弃、欲罢不能的状态。后来,实在是乏到极限,不得不去睡。临睡前,手欠地翻了一眼豆瓣的评分,发现大众评分远远低于我的心理预期,百思不得其解。
读完第一辑《纸上的故宫》之后,我迅速地明白了为何会有评份偏低的结果。因为《纸上的故宫》这个书名不足以涵盖整书的内容,而在《纸上的故宫》之后的《婺源笔记》、《消失的匈奴》应该分别另成一本书才好。
我特别能理解读者期待落空之后的感受,就像我在封面上看到了韩熙载《夜宴图》,通篇读完似乎也没有看到关于封面内容的详解。我猜想,这些杂锦式的文字最终缘何要冠以“故宫”这名,大概也是一波“蹭流量”的骚操作吧。
故宫,这几年在已经退任的单院长的带领下,成为文博界的“网红”,甚至跨界衍出一系列的产品,出版社不可能放过这样的大IP不用。在这样的推断之下,让人反感从而导致评分偏低也是正常了。
相对而言,觉得《纸上的故宫》这一辑里《纸上的李白》写得最好,其次是《永和九年那场醉》写的是魏晋风骨,也是出彩的。《婺源笔记》这一辑的标题其实也不是涵概整辑作品的,这一辑的作品更偏向于游记,有很多古今之间的对照。《消逝的匈奴》这一辑更像是课题专论。
风格难以统一,内容缺乏调度,最后成了一个硬伤,让那些独立成篇个个精彩的文章蒙了尘。还有,也许会有人像我一样,见多了祝勇因为在书中大段落引用而塑就的对于蒋勋的膜拜,从而心里隐隐生出一些“洁癖”式的反感。
换一个视角,编辑也许也有说得通的选题策划说明。纸,泛指文明的载体,故宫泛指历史遗迹。纸上的故宫,就是字里行间里那些已经远逝了,却因为人们念念不忘而无法隐匿平息下来的历史浮尘。
只是阅读的过程中,很多人要不陷落在微观的世界里,计较文字是否有“美文”倾向;要不站在更为“宏观”的视角,觉得这本书编得有点散,顺手扣上一顶“文不对题”的帽子。
一本书难得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即便能够达到,如果没有一根绳子串好,也会是一盘散沙的状态,恰如人生难得处处顺遂、事事如意一样,没有一股子秉持的信念,怕也会活得混沌不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