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古物之美:突破需要冒险来成全

祝勇 / 故宫的古物之美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购买

文图 / 左叔

说实话,没看祝勇先生的这本《故宫的古物之美》之前,我只知道是书的封面是一张“文物网红”图,完全不知道就这是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也不知道作为一代帝王的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以及对于“天青色”的偏执,当然也不可能知道在我印象里“一直羸弱受欺”的宋代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祝勇先生在这本书的每一个篇章中里的切口都比较小,比如这一章讲宋代艺术生活化、应用化的篇目《雨过天晴》里,就从《瑞鹤图》的天空颜色入手,讲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色彩处理上的区别,讲了宋徽宗赵佶在“雨过天晴云破处”上的执念,近而讲到了宋代大放异彩的汝窑瓷器,以及由此延伸在衣饰、家具、房屋、庭园、金石收藏与研究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登峰造极式的成果。

因为写作对象是故宫里186万多件文物,这本书注定是一本不能穷尽所有又需要有一定高度来包罗万象的作品。在这样的艰巨任务面前,破解它的办法只能是“以点带面”,从某一个细微处切入,进而高度凝炼出对整个群体的印象。就像祝勇先生在序言里面的标题里面用到的字眼一样“故宫沙砾”,这本书就是一枚小小的晶莹的沙砾,透过它能够折射出色彩斑斓的故宫古物之美。

可能是我自己在读书时偏爱读出声的关系,我觉得这本书的语言是有音韵美的,特别像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质感,有一种散文化的语汇风格,很容易让人走进去。这一两年,我慢慢尝试读一些与历史相关的东西,也慢慢地适应了与过往的一些东西打交道,也摒弃了一些我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些渐式地改观让我明白即便是作为一个阅读者也要努力地改变,不要给自己设定任何的“框框”。

我理解这本书所突破的那个“框框”是不单单从历史、艺术的视角来审视这些古物,或者交待来龙去脉,而是放在一个宏观的文艺视角来审视这些古物,甚至会结一些现代的学术理论,比如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讲秦始皇陵的时候,有一个提法我觉得既新颖又印象深刻,他说秦始皇陵“无论它多么壮丽,它都不过是一件用来容纳恐惧的容器。陵墓有多大,他的恐惧就有多大”。

书里觉得比较感兴趣且写得相对更好一些的章节是《命若琴弦》讲魏晋南北朝竹林七贤的,还有就是《一把椅子》讲艺术生活适用以及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天朝衣冠》也是从服饰领域对文化的传承进行了回溯,这些都是非常特别的内容。给予我很多启发,让我对美、对历史、甚至对人生都有一些认知上的延伸。

现如今有一个字眼很热叫“大数据杀手”,其实就是说我们依赖“大数据”标签化的推荐而变得视野越来越狭窄,“大数据”依掉你的行为习惯总是只推荐你感兴趣的内容,而让你失掉了“冒险”的可能,可是想要让自己得到提升,突破那个“框框”其实是需要很多“冒险”来成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