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能解决的都是小事,懒得去想的才是大事

文图 / 左叔

有一阵子,周遭都在“卷”PPT,仿佛没了PPT,会上大家就不能开口讲话了似的。本着“钱能解决的事情,绝对不浪费时间”的原则,果断充了某办公软件的高级会员。

专业的事情,还得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拥有“海量模板任选”之后,整个人迅速得以解放。原本花在找模板上的时间,变成了制作修改、为我所用的时间。“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多出来的时间,看看书、摸摸鱼、养养花,它不香嘛。

仿佛就是“一阵风”。忽然某一天,上上下下都不再提PPT这件事了。既有可能,眼瞅着大家的生存技能都得到了提升,也有可能,是要换个方向去“卷”前的短暂平静。

我猜想,当初会有这件事情,在初衷上,一定不是将所有的人的生存技能,都逼到可以“卖模板”的水准。作为“输出”的一部分,PPT的水平再高,也不过是某种外在的形式,真正内核的东西,永远都是一个人的深层次的思考。

“输出”作为人际传播的一个类型,与流水微风的形成其实是一样的原理,都需要有某种“势能”和“落差”。“输出”的内容上,要不有新的信息能量密度,要不有眼界上的开阔可能,总之要以生在对方兴趣点的“未知”才能撑起“输出”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否则形式上的花哨新颖,或许能在一开始的时候“吸引眼球”,但只要多听两句就能看得出来内核上的空洞与虚无了。

当一个人把这些事情想明白了之后,那些“为知识付费”“花钱买时间”的决策,就会变得更为果断一些。

日常琐事多,人往往盯住皮毛,忽视了事情的内在逻辑,一旦养成了深思考虑的习惯,自然就会看出来周遭的来来去去,其实“卷”的都是皮毛罢了,真正属于内核,想要提升的部分,其实是离不开长期的磨砺复盘、离不开反复的吐纳总结。拉长时间跨度来看,没有什么困难和挫折,能够让一个人去“走弯路”,只是如果没有将“走弯路”这件事情想明白,总是在那边耿耿于怀,没有思考、感受和收获,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了弯路”。

最后再补一句,钱能解决的都是小事,懒得去想的才是大事,而且是那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