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首先,恭喜李诞先生的这一本《冷场》隆登我本年度第一本弃读的书。
原本,我以为我可以坚持下去,这几年我有读过比《冷场》更“艰涩”的作品,而且我已经坚持到那篇“碱矿”的故事了,再有百来页我就能看到曙光了,可我终究还没有忍住,在朋友发了一条与此书相关的感受,得到了很多与我感受相似的反馈。
于是,我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弃读了。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坚持不下去啊,我不必为自己的“无力”而羞愧。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怀抱着“一本书不可能通篇都是好的,反之,一本书不可能通篇没有可取之处”的心态在艰难地坚持阅读,尤其是碰到自己能力之外的作品的时候。
我觉得不是李诞这本《冷场》作品超脱这两类作品之外,它是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的,然而评分网站上的低评分和朋友圈里面的与我感受相似的反馈只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本书不符合我们对于李诞公众形象的期待,也就是说李诞的“人设”让《冷场》“冷场”了。
一般公众对于李诞的认知标签是“脱口秀”,虽然我在阿雅行脚类节目中以及马东的辩论类节目中看到李诞更为丰富的“深沉”、“悲凉”、“思辨”的另一面,但“脱口秀”仍是大众主流对于他的期待。
公众会有思维惯性,“脱口秀”成就了他,也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阻碍了他。读者会依着传播的惯性,期待他的作品能够展现明星艺人的私生活、创作中的一些趣闻逸事或者哪里是曾经写废掉的段子,而不是被情节故事和意象包裹在纯文学里面那个需要人生阅历和丰富想像才能破解的内核。
李诞在纯文学这条路上是具有“实验性”的,或者可以说是“高级”的。在“情人们”这一辑当中,编剧身份的他尝试了将剧作中角色的视角表达嫁接在小说创作之中,分角色来对同一场景故事进行不同视角的解读,籍此形成男女之间性别落差,其实很好地将爱情婚恋之中一些隐匿的“分岐”显现化,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而后面一辑“狠人们”就没有不像“情人们”这么类型化,没有一眼便能看透的“通俗性”。我看到一个一个性格偏执造就的故事情节,有些还有一些科幻小说的影子,读者在他布下的迷宫里走失了。
我始终以为喜剧的底色是悲凉,落泪的小丑便是这一类人物的典型形象。
李诞骨子里应该有悲凉的东西在撑着他,他也愿意展示这一面摆脱被标签化,在阿雅主持的行脚类节目中,他展现出来的自我认知是冷静的,甚至有些超越他年纪的世故与成熟。
我在他的《冷场》中也能读到这一些,可惜我也无力透过他文字帮他重塑人设。
他序中说“又是这么一本,懦弱的人,写的懦弱的书,希望你看过就当没看一样,你的人生有更重要的事”。
我也想把这句话送他,取悦他人与取悦自己之间,其实很难平衡,别被“人设”给框住了,写过、说过、笑过、骂过就当没发生过一样,你的人生同样也有更重要的事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