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来都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文 / 左叔

偶然间刷短视频刷到了《脱口秀大会》的节目片断,被一个叫赵晓卉的女选手的离场感言给打动了。没有节目嘉宾推崇的“高级”,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自然而然的生活中的事情,有了一些环境上的落差而产生的笑点,可是就是莫名的容易让人有代入感。

因为点过一个赞,后来大数据就陆陆续续将她此前参加节目的视频片断源源不断地推送过来,我也看到了她在前几季里面的表现。“我司人才库”、“五月天演员的蓬头大哥”、“阿姨给你买车”等等。

有一个梗,我印象特别深刻。她给自己的人设是“追星女孩”,她喜欢的偶像是五月天,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车间女工”,她努力攒钱、搭时间、换空间去看五月天的演唱会。她说她的父母一开始是反对的,现在因为她的年纪慢慢大了,也开始变得开明了,毕竟是正而八经地追的男偶像,搞得跟“异地恋”也没有什么区别。

这段子,这一季的另一位女选手李雪琴也用过。她将她用在自己跟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上。在北京打拼多年,最终她还是选择离开北京回了“宇宙的尽头”铁岭。她将自己与北京的关系,比拟作她和吴亦凡,为它拼搏、为攒钱,临走的时候,还跟它说,再见了,北京!北京对她说,你谁啊?!

这算是比较典型的、一厢情愿式的“错付”,明明没有一个结果,却依旧乐在其中、孜孜不倦。旁人看得穿这是个“执念”,当局者以为自己只是怀揣着“清醒的迷恋”。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写过更为经典的句式: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怕只怕,说了,对你也是一种折磨。

不会的,只有相爱的人才会将彼此放在心上,成为彼此的负累和折磨。爱,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情。你对某一个人的仰慕不足以成为另一个人的折磨。他只是冷眼看你发傻,看你笑话,把你的所有的疯狂行为都当作是疯癫,或者表现得更为谦卑视你为“衣食父母”而已。

那么这种疯狂的行径,还有没有意义和价值?

应该有吧,我们在年少时都曾经经历过这个阶段,在自己无法抵达的远方设置一个可以追随的对象,他们总有一些可以超越身陷平凡的你,让你在接近他们的过程之中感受到源自自己内心里的力量。

还有,在自己还没有分辨清楚爱与喜欢的差别时,让荷尔蒙调动起来不知所往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然而在历遍失败之后,才能感受到爱与喜欢之间些微的差别,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爱,从来都只是一个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