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寻常小事里的感染力

藏在寻常小事里的感染力[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netease_songs#:103375[/hermit]

文图 / 左叔

台湾民谣女歌手陈绮贞早年有一支作品令我印象深刻,歌词花了极大的篇幅描述了“我想记住的四十七件事”,而这些事都是寻常生活中便可以看到的场景,琐碎、零乱,像一首意象复杂的小诗,也像一幅印象派风画的抽象涂鸦。

蜻蜓 蜻蜓飞行的速度
狂风卷起沙扬起雾 一张空白的画布
我看见过被地震摇晃的屋子在一个非常美好的晴日
旅行纪念品掉下来,引起惊呼
一颗螺丝钉如何慢慢松动,然后出现一个洞
我不讨厌沙滩而且我看过
有一个人在沙滩上大声咳嗽
柠檬 霓虹 果冻 光脚穿过一堆烂泥的时候
滑翔机 婴儿床 我怀疑我也看过一对翅膀
一顶帽子被一个复杂的脑袋戴过的形状
我的手握紧的一张车票
上面有4个字叫做目的地让我微笑
我亲眼见过那四个字的样子
像黑色雕花栏干
圈住一个黄昏的露台
有一个男人在下面示爱

只是单纯地看这些一个一个被列举出来的“事”,其实并不会让人心弦被撼动的感觉,但当我们在“我想记住的四十七件事”前加上“失明前”三个字,就会产生另一种特别的化学反应,这些寻常人眼中再寻常不过的小事因为某种即将而至的失去而变得弥足珍贵。

陈绮贞的这支作品标题叫《(失明前)我想记住的四十七件事》,收录由台湾画家几米的绘本作品改编的同名音乐舞台剧《地下铁》当中。我没有看过此出音乐剧的现场表演,但每每听到这支作品的时候都佩服创作者精准把握住了每个人内心里极易引发共鸣的场景,又将那感染的力道放在了最容易泪崩的细节之处。

后来,我也碰到一个机会,做一出极短小的情景剧。这出情景剧是有蓝本和采访对象的,那是一个长年替已故同学照顾“失独母亲”的中年男子。我们被安排在一个公对公的采访场合,那个现场其实是极难挖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的。采访结束后,我就一直在想如何将这种很容易做成“正面宣传”的东西做出应有的感染力。

我从采访对象那边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又没有机会接触那位“失独母亲”,我只能在我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搜刮某个能够引发广泛共鸣又能让我用上力道的小细节。在我解不情景剧“场景设置”这枚最基本的“死扣”时,我被家人叫到餐桌前共进晚餐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思考。在吃饭的过程中,我一下子想到了居家最寻常不过的,母亲等孩子回家吃饭的场景。

正式演出的时候,我没有去现场,但从采访对象那边得到的反馈是现场的效果特别好。我设置的场景是母亲忙完一餐饭,坐在餐桌前等着孩子回来,这是每家每户日日上演的亲情场景,可是观众们被前置了一个知晓的前提,那就是“在这个仍在幸福中的母亲正在等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孩子”。人生在没有变故前,都不知道寻常便是幸福,我猜想这是多半观众内心里的强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