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在没读宋方金的《给青年编剧的信》之前,我不断地从各式各样从事写作的人口中得到一个讯息,那就是:写作本身不是终极目标,成为热门点击内容也不是终极目标,出版成印刷品也不是终极目标,售卖出原创作品的影视改编版权才是终极目标。这些给我的感觉是,影视领域似乎那是一个极度富足的金矿,而在这个领域同样从事写作的编剧,则是不折不扣的掘金人。
等我读完《给青年编剧的信》后,这才发现真是应验了那句话“这山望得那山高”。作为写作者的难处,编剧同样也有,虽然作为创作的源头,但同样也尴尬于处于整个行业的“生物链的底端”,被资本、被甲方、被市场、被风格、被口味等各式各样的东西“折磨”和“盘剥”。在深爱的领域消磨热情,在载浮载沉的迷失之中寻找方向,原来于所有的写作者,也许于所有的创作者都是一样。
宋方金以“老司机”的姿态存在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里,他一言中的地道出了现如今行业领域的尴尬处境。他说:雪山在雪崩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总觉得自己有责任。他在“很多封信”里都提到了“大IP”对整个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他说:当剧本的概念被拉伸成IP概念的时候,编剧实际上已经沦为功能性的工具,失去了主体地位。
的确如他所言,很多热门的“大IP”最终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有些作品本身具备这样的承载能力,而另一些作品本身就只有一个概念。在微时代的传播环境里,这个概念莫名其妙地红了,然后就有投资热钱涌进来,一心要将这个概念拓展成一个剧。虽说改编剧本也是编剧的工作范围,同样也是创作,但是对于“大IP”改编却有诸多限制,于是我们的视野里就多了很多这样生拉硬扯的作品。
宋方金也对各方热钱涌入影视领域怀抱不安,对各以“前三集剧本”来讨论剧作、商洽投资等做法也心怀担忧。他说:当一个词或概念,只有特定人群使用才能解释的话,一般就是骗局,是话术。现如今国内在影视领域的投入和票房都呈井喷般的空前繁荣,但这个行业骨子里最为底子的编剧创作却呈现出枯萎的状态,这与编剧创作周期相关、也与热钱急等生钱的焦虑相关,没有人愿意等编剧花三五年去做完一个本子,抓住眼下的焦躁是整个行业的普遍心太态。
其实作为写作者我比较能够理解这样的状况,他说言的当下影视领域的生态问题其实与网络写作环境有几分相似,互联网让文学创作降低了门槛,取得空前的繁荣,但这繁荣里同样也值得深思的空洞。数以亿万计的网络小说其实只说了三个故事:霸道总裁爱上我,霸道总裁穿越时间爱上我,还是霸道总裁变成人鱼、鬼以及各种生命形态爱上我。写作者被热门题材催逼着、被网络更新频率的要求催逼着,被有如有一天改编成网剧挣大钱的梦想催逼着,成就了这片虚妄之花。
书的扉页上写了一句话:故事是人生的必需品。的确,自人类有语言起,故事便从火塘边蔓延开来,从口头到文字,从简洁有力、意韵深远到洋洋洒洒、宏篇巨制,但终究脱不了一个关键的根。每个讲故事的“手艺人”都是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核心观念”,包裹在故事情节的起伏之中。即便是天真浪漫的经典童话,三只小猪、小红帽、小兔子乖乖,哪一个不是教导孩子遵循真善美,辩清假真恶呢。
写故事的人,不论到何时、不论处境如何,都不能抛弃掉那个自己想要表达的“核心观念”。关于这一点,宋方金在书中说:我们这些写故事的人,不要想着为平台和资本服务。我们是语言的魔术师,是故事的手艺人,如果说我们注定为什么服务,我们为心灵服务,我们是人类的心灵服务员,希望我们能够讲出无愧于时代的好故事。
他给青年编剧写了三十三封信,也点破了这个行业原本不便细说、不当明说的地方,更是一再强调“写故事”永远是门“手艺活儿”,纵使热钱再如何汹涌也无法改变这一根本。他的这一番言论,乍看像是劝人向善,细听之下也能感受到既有声声哀号,也有声声呼救,同样更是声声呐喊。
作为其他领域的写作者,愿编剧行业发展得更好,毕还旨着将来能够搭着他们改编的圣手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但眼前更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的活儿更好。
宋方金,编剧,作家,诗人。生于鲁,居于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要作品有电视剧《决胜》《手机》《家是一座城》等;电影《飞》《温凉珠》《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等;长篇小说《清明上河图》《逃离无名岛》等。在部分艺术院校开设有编剧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守口如瓶”系列演讲引发如潮回响;被圈内人誉为“组字高手,造句奇人,思维怪才”。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ONE BOOK
出版年: 2016-11
页数: 256
定价: 4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1144073
内容简介 · · · · · ·
《给青年编剧的信》揭示故事行业的一切。
资深编剧宋方金在信中谈及了一个青年编剧可能面临的行业规则、权利之争、市场压力和创作困境等。他结合自身经历和大量生动的内幕故事,给出了一份关于这门手艺、这个行业最深情坦诚的答卷。
诚恳生活,大胆写作。归根结底,我们都是 故事的手艺人。
刘震云作序,姚晨、柯蓝倾力推荐!
驾驭故事原理,你需要读罗伯特·麦基,洞见行业本质,请读一读这33封信。
当下是影视产业最好的时代,却也是行业最坏的时代。33封深切坦诚的信,窥见行业的规则与本质。大IP、资本运作、雷剧、神剧、抄袭、假票房、真水军……听到过没见过的种种传言,信中给出真相。
本书适合青年编剧读,也适合不编剧的任何人。因为——故事是人生的必需品,故事是每个人的神明。宋方金貌似在讲影视,其实是在讲人生。就我而言,小说懂一点,剧作完全不懂。这本书两遍读过,似乎也悟出编剧的一二道理。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这本书,却能在心里留下痕迹。——刘震云
很有意思,方金的编剧作品是温和传统的,其他文字作品却愤怒又清醒。我想,这些复杂的情感应该源于一颗纯粹的心。保持对现实世界质疑的同时,还能继续爱和憧憬,这也是《给青年编剧的信》之力量所在。——姚晨
当年看电视剧《手机》的剧本就觉得好,但到底好在哪儿说不上来。进组拍戏,跟王志文老师对台词,王老师说:“你知道这部剧作的魅力吗?是台词。是台词的逻辑。”后来又参演方金编剧的《决胜》,人物立体,逻辑清晰,台词精湛。感觉他像一个高超的故事魔术师。看到方金《给青年编剧的信》这本书,让我恍然悟到了他故事魔术背后的奥妙。说实话,读这本书,竟有窃喜之感。——柯蓝
发表评论